标题 | 高二语文课堂必记知识点 |
范文 |
在高二阶段,你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因为觉得高二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到了高三再努力也不晚的错误认识导致学习时间抓得不紧、双基知识学习不扎实,造成进入高三之后学习十分吃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课堂必记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二语文课堂必记知识点1 《赤壁赋》 ——苏轼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 (4)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 2、古今异义词 (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凌:古:超越今:欺凌) (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内心所思慕的人今:美貌的人) (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古: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儿子) 3、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名词用作动词: ①歌窈窕之章(唱歌)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③下江陵(攻占) ④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4、一词多义 ①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②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如诉如泣(副词,像) (3)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4)白白露横江(白色的,adj) 盈虚者如彼(指月缺)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即天亮了) (5)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介词)(6)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ady)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而卒莫消长也(增长,v)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连词) (7)然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8)歌歌窈窕之章(唱,v) 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歌曰(歌词,n)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n) 二、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于 (1)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 (2)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 (3)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三、句式 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其声”)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 4.倒装句 ①状语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 ②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③主谓倒装: 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④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何为其然也 5.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四、其他重要词语: 客亦知夫水与月夫:(夫:那,代词)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高二语文课堂必记知识点2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共120回,曹雪芹写前80回,高鹗续写后40回。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2、《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蜀道难》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飘逸豪放,素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我国文学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风沉郁顿挫。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称誉杜甫是“诗圣”。 5、《琵琶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 6、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有《李义山诗集》。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7、《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8、《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9、《过秦论》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10、《师说》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散文家,诗人。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高二语文课堂必记知识点3 一、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二、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