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最新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
范文 |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最新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 (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 (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摘要 1物质的量(n)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 3标准状况(STP)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阿伏加德罗常数(NA)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约是6.02×1023个 5摩尔质量(M)1mol任何物质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6气体摩尔体积(Vm)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同温同压下:n1/n2=N1/N2=V1/V2 8物质的量浓度(CB)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nB=CB×VV=nB/CB 9物质的质量(m)m=M×nn=m/MM=m/n 10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n×Vmn=V/VmVm=V/n 11物质的粒子数(N)N=NA×nn=N/NANA=N/n 12溶液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 1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A、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B、主要步骤: ⑴计算 ⑵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 ⑶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 ⑷移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 ⑸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⑹振荡 ⑺定容 ⑻摇匀装瓶 C、容量瓶使用: 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容积、刻度线. ②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 ③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 ④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