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 |
范文 |
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 1.大气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 1、晨昏线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 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 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晨昏线的特点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晨昏线的移动 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1、2、3分别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时晨昏线的位置。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相关文章: ★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人教版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 地理高一笔记内容整理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 人教版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 高一地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