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一政治学生必学知识点总结 |
范文 |
上到高中,意味着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里的学习方式和初中也改变了很多,这里几乎是全靠自己在学习,靠自己的自觉性去学习,所以你自己得先动起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学生必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一政治学生必学知识点总结1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高一政治学生必学知识点总结2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2)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职能。②流通手段职能。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 纸币: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能在商品交换中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等货币的某些职能。 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销售的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规律) 高一政治学生必学知识点总结3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原价/(1+X%)=现价 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原价/(1-X%)=现价 2、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原产品数量_(1+X%)=现产品数量 现产品数量_现价值量=现价值总量 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原产品数量/(1-X%)=现产品数量 现产品数量_现价值量=现价值总量 3、货币升值:原币值/(1+X%)=现币值 货币贬值:原币值/(1-X%)=现币值 4、CPI上涨(纸币贬值):原价/(1-X%)=现价 CPI下降(纸币升值):原价/(1+X%)=现价 5、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_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6、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_100%=纸币超发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_100%=(现物价水平-原物价水平)/原物价水平 现商品价格=原价格_(1+通胀率) 7、货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_100%=纸币超发量/纸币发行量_100%=(现物价水平-原物价水平)/现物价水平 现商品价格=原价格/(1-纸币贬值率) 8、通货紧缩率(物价下跌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_100%=少发行的货币/实际需要的货币量_100%现商品价格=原价格_(1-通货紧缩率)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