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一语文下学期知识点内容 |
范文 | 语文学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一语文下学期知识点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 高一语文下学期知识点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2、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却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义的)。 二、倒装句。 1、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2、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 3、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句)(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4、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5、及宾客知其事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三、省略句。 1、晋军函陵。(__驻扎(在)函陵)。 2、敢以烦执事?(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放弃进攻郑国而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4、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 5、人不敢与忤视。(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四、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2、而燕见陵之耻除矣。(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去了)。 3、若属皆且为所虏。(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五、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六、古今异义词。 1.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山东省。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 3.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关系今:男女结婚。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情况今:表程度,很、甚。 5.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说来。 七、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1.军。 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 忽击忽失: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 3.内。 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4.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 5.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如何学好语文的方法及技巧 1、多诵读,可以形成语感,以便以后做题速度快节约时间。 2、多背记,可以背古诗文、优美语句、名言名句、名人事例等。 3、多见识,广泛的阅读,多见识一下各种不同题材的文章。多复习,可以在考场上以不变应万变,形成知识一体化。 学习语文的六步法 (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