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一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
范文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是的,我们的学习就是这样,让我们努力学习吧,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一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1
    以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
    余始循以入(表顺承,相当于‘‘而”)
    回视日观以西峰(和“上“‘下”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自唐显庆以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是时以大中72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凭借……身份)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并列关系)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顺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方式或手段)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连词)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因为,介词)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
    虽董之以严刑方其系燕王父子以组(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于
    其皆出于此乎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
    室西连于中闺(和)
    师不必贤于弟子其制稍异于前(比)
    而耻学于师(向)不拘于时(被)
    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路秦耶或曰:此东海也(有人,代词)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有的)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末易量(也许)
    或得日,或否(有的,代词)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然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名词词尾……的样子”)
    有穴密然即今之像然在墓者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五人之当刑者,意气扬扬(不过,但是)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腮之下(这样,那样)
    沛公然其计,从之(认为……是对的)
    然视其左右然余居于此(然而连词)
    之
    佯狂不知所之者(到、往、去,动词)
    顷之(凑足音节)
    吾妻死之年(那)
    抚之甚厚(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高一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2
    一、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二、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高一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3
    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译:我虽然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没有一点事功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译: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译:然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4、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啊。
    5、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他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他西边的疆界。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译: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8、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我虽然十分愚笨,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像您这样明智的人呢!
    9、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竭尽诚意,那么即使像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像陌路之人。
    10、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译: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播散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
    1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赢。
    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1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译: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还告辞干什么呢?
    1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品德。现在您和廉颇同在朝廷做官,廉说出无理的话,但您却害怕躲避他,害怕得太过分了。就
    是一般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
    1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但是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用兵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丝绸为后啊!
    16、鄙贱之人,不知宽之至此也!
    译: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呀!
    17、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译:上面执政的人抓获他之后就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18、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译:现在的不仁义是攻打别的国家,却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反而就这件事情称赞它,说它是义举。
    19、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译:所以抛弃古代君王的现成的法令,而效法他们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20、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译:雍水猛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在黑夜趟水过河,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们惊骇的声音如同高大的房屋倒塌一样。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