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考点与常见物质的颜色
范文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考点与常见物质的颜色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和普通人不同的话,他们更多看到的是与化学有关的东西哦。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考点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考点1:物质的分类
       会区分:酸、碱、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单质、混合物、有机物等。
       考点2:物质的转化
       掌握初中所学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如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条件,氧化物与相对应的碱或酸能否相互转化的规律。
       考点3: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1.能根据化合价判断是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
       考点4:物质的量与微粒数
       1.n与N的关系:。
       2.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数之比:
       。
       3.理解“微粒”的含义。弄清原子与分子的区别。
       4.会计算分子或离子的质子数或电子数。
       考点5: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1.n与m的关系:
       。
       2.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式量(相对原子、离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3.摩尔质量不是质量,也不是相对分子质量,因为单位不同。
       考点6: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前面的计量系数即可代表物质之间物质的量的相互反应关系。(一个反应可以描述成质量之间的反应关系,也可以读成数目之间的反应关系)。
       考点7:物质的聚集状态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1)影响固、液体积的因素有:数目和粒子自身的大小。
       (2)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数目和微粒之间的距离。距离又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2.标准状况与常温常压的区别:
       (1)标准状况为0℃,101KPa。
       (2)常温常压为25℃,101KPa。
       3.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有二:
       (1)使用条件有二:一是标准状况,二是气体。有了这两者才可以运用22.4L/mol这一数据。
       (2)n与V的关系:
       ,当为标准状况的气体时,
       。
       (3)提醒:凡是出现“……L”时,即是体积时,就必须要指出标况,看是不是气体。当给出“……g”时,无须指明条件,哪怕是常温常压,也可以计算。
       考点8: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反应2H2 + O2
       2H2O,可以读作:
       ①2个H2分子与1个O2分子反应生成2个H2O分子;
       ②4g H2与32gO2反应生成36g H2O;
       ③2mol H2与1mol O2反应生成2mol H2O;
       ④2mol H2与标准状况下22.4LO2反应生成36g H2O。
       这些读法运用到具体的计算中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而写。不一定都要写质量来计算(初中习惯于质量)。
       计算要求:(1)带单位计算;(2)列比例式时,上下单位必须相同;左右不必相同,但要成比例。
       考点9:胶体
       1.区别各种分散系的本质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是丁达尔效应。
       2.鉴别胶体和溶液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用一束光去照射胶体和溶液,当出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胶体,而溶液中没有此现象,此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3.胶体的表面积较大,因而有净水作用。
       4.胶体的制备:
       (1)Fe(OH)3胶体: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加热煮沸,得红褐色液体即为Fe(OH)3胶体。(不可能是滴入稀氨水或是稀NaOH溶液中,均会生成Fe(OH)3沉淀)。反应方程式为:FeCl3 +3H2O
       Fe(OH)3(胶体) + 3HCl。标注上“胶体”两个字,不能写“↓”)。
       (2)Al(OH)3胶体:明矾[KAl(SO4)2·12H2O ]净水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Al3++ 3H2O = Al(OH)3(胶体) + 3H+。
       5.常见的胶体有:烟、云、雾、牛奶、稀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等。
       考点10: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物质导电性的原因:
       (1)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如NaCl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但NaCl固体中存在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故NaCl溶液可以导电,而NaCl固体不能导电。
       (2)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如金属、石墨等。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
       (1)两者均必须是化合物;
       (2)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3)电解质中存在能电离出的离子;非电解质中只存在分子。
       举例:①电解质有:酸、碱、盐以及金属氧化物;②非电解质有:蔗糖、酒精、CO2、SO2、NH3等。
       3.几个注意点:
       (1)电解质不一定都导电。如NaCl固体、HCl气体、液态CH3COOH等。
       (2)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NaCl溶液、铜、石墨等。
       (3)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CO2、NH3等,因为这些物质溶于水是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H2CO3,NH3·H2O而导电,而不是CO2、NH3的自身电离。应讲H2CO3和NH3·H2O是电解质。
       考点11:电离与电离方程式
       1.电离:
       (1)存在离子的物质才可以电离。
       (2)电离的条件: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需要在“通电”条件下进行。
       2.电离方程式:
       将物质拆开成若干种离子,在离子前面写上相应的数目即可。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6: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