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最新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 ||||||||||||||||||
范文 | 电流与电路是应用于生活中的知识,但是作为学生在遇见这些问题时还需需要找大人来帮忙。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 最新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 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 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7、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是1.6×10-19C;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9、导体和绝缘体 ③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的玻璃是绝缘体,加热到高温红炽状态时,就变成了导体。 二.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路 (1)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2)三种电路: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导线横平竖直,不能用曲线,做到有棱有角,开关一般断开,元件的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 三. 串联和并联
四. 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µA)1A=1000mA 1mA=1000µA 3、电流的测量: ①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符号:A ② 选择量程: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 0~0.6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A; ② 0~3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A。 (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③、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4):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 ④、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量程;(2)明确分度值;(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五.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公式:I=I1=I2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公式: I=I1+I2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惯性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否受外力等都没有关系。 ③注意:惯性不是“力”,叙述时,不要说成“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或“受到惯性的作用”等说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物理力学知识点-惯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最新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