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九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范文
    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九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九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实数
    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
    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a≠±1);B.1/a中,a≠0;C.01时,1/a<1;D.积为1。
    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时,a≠-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
    奇数:2n-1
    偶数:2n(n为自然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代数定义:
    几何定义:数a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
    1.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
    分配律)
    3.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
    到“右”(如5÷×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三、应用举例(略)
    附:典型例题
    1.已知:a、b、x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x-b│
    =b-a.
    2.已知:a-b=-2且ab<0,(a≠0,b≠0),判断a、b的符号。
    第二章代数式
    ★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重要概念
    分类: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
    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
    =x,=│x│等。
    4.系数与指数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②区别:、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7.算术平方根
    ⑴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a≥0—与“平方根”的区别]);
    ⑵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
    ①联系:都是非负数,=│a│
    ②区别:│a│中,a为一切实数;中,a为非负数。
    8.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满足条件: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9.指数
    ⑴(—幂,乘方运算)
    ①a>0时,>0;②a<0时,>0(n是偶数),<0(n是奇数)
    ⑵零指数:=1(a≠0)
    负整指数:=1/(a≠0,p是正整数)
    二、运算定律、性质、法则
    1.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法则
    2.分式的性质
    ⑴基本性质:=(m≠0)
    ⑵符号法则:
    ⑶繁分式:①定义;②化简方法(两种)
    3.整式运算法则(去括号、添括号法则)
    4.幂的运算性质:①?=;②÷=;③=;④=;⑤
    技巧:
    5.乘法法则:⑴单×单;⑵单×多;⑶多×多。
    6.乘法公式:(正、逆用)
    (a+b)(a-b)=
    (a±b)=
    7.除法法则:⑴单÷单;⑵多÷单。
    8.因式分解:⑴定义;⑵方法: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E.求根公式法。
    9.算术根的性质:=;;(a≥0,b≥0);(a≥0,b>0)(正用、逆用)
    10.根式运算法则:⑴加法法则(合并同类二次根式);⑵乘、除法法则;⑶分母有理化:A.;B.;C..
    九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一元二次方程
    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且都可以化为ax2+bx+c=0
    (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把ax2+bx+c=0(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
    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①配方法<即将其变为(x+m)2=0的形式>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把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将二次项系数化成1;
    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把方程转化成的形式;
    两边开方求其根。
    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②公式法(注意在找abc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③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主要包括“提公因式”和“十字相乘”)
    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①根与系数的关系: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无实数根。
    ②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有:
    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作用:
    已知方程的一根,求另一根;
    不解方程,求二次方程的根x1、x2的对称式的值,特别注意以下公式:
    已知方程的两根x1、x2,可以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x2-(x1+x2)x+x1x2=0
    已知两数x1、x2的和与积,求此两数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求一元二次方程x2-(x1+x2)x+x1x2=0的根
    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在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时,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设未知数(在设未知数时,大多数情况只要设问题为x;但也有时也须根据已知条件及等量关系等诸多方面考虑);
    寻找等量关系(一般地,题目中会含有一表述等量关系的句子,只须找到此句话即可根据其列出方程)。
    九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1、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零。
    注意:│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2、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1)直接开平方法: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其解为x=±m。
    直接开平方法就是平方的逆运算。通常用根号表示其运算结果。
    (2)配方法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配方的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
    1)转化:将此一元二次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系数化1: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3)移项: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侧。
    4)配方:等号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5)变形:将等号左边的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形式。
    6)开方:左右同时开平方。
    7)求解:整理即可得到原方程的根。
    (3)公式法
    公式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然后计算判别式△=b2-4ac的值,当b2-4ac≥0时,把各项系数a,b,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x=(b2-4ac≥0)就可得到方程的根。
    3、圆的必考知识点
    (1)圆
    在一个平面内,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相关特点
    1)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字母表示为r。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字母表示为d。
    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在同一个圆中,圆的直径d=2r。
    2)弦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在同一个圆内最长的弦是直径。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因此,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3)弧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表示。
    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所以半圆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优弧一般用三个字母表示,劣弧一般用两个字母表示。优弧是所对圆心角大于180度的弧,劣弧是所对圆心角小于180度的弧。
    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两条弧叫做等弧。
    4)角
    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
    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圆周角等于相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