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你需要知道的一点知识
范文
    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的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的原因
    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紧密相联的整体。为更好地唤起国际社会对大自然的关注,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了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的。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目的是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同时通过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力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含义
    为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在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的同时设计并发布了“防灾减灾日图标”。
    该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而复杂。具体来说,发生在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灾害风险高等几大特点。
    灾害种类多
    除了现代火山活动外,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类型在我国都发生过。
    分布地域广
    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灾害的高风险区。
    发生频率高
    区域性洪涝、干旱每年都会发生,东南沿海地区平均每年有7个左右的台风登陆。同时我国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
    灾害损失重
    本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元。因自然灾害每年大约有3亿人次受灾。
    灾害风险高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高温、洪涝、干旱的风险进一步加剧,地质灾害风险也越来越高。这些高灾害风险区又都集中在东部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地区。随着经济全球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聚集、人口密度的增加,各种灾害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叠加,我国自然灾害面临更加复杂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最后,提醒大家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来说也是一场灾难,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我们继续:
    对待疫情别麻痹
    预防传染做仔细
    通风消毒勤开展
    公共场所要少去
    出门别忘戴口罩
    身体不适早就医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 你需要知道的一点知识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2: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