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初二地理上册中国地理概况复习
范文
    初二地理上册中国地理概况复习
       中国地理因为你地大物博所以知识点很多,但是初二考试又对这部分内容又要求,所以学生不得不学,更何况这是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应该好好学,,今所以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初二地理上册中国地理概况,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最南4度N,最东135度E,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和民族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
       1)东南多,西北少
       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
       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早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中国地形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
       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土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
       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
       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
       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
       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
       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
       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以北塔里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
       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广丘陵
       秦岭以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与长江分水岭
       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东北平原
       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以东华北平原
       巫山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以西云高原
       长白山以西东北平原
       武夷山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
       横断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
       贺兰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宁夏平原
       阿尔泰山脉中国与蒙古的界山
       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以南柴达木盆地
       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
    三、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海拔高气温则低,冷空气背风坡气温较高
       降水:西高东低有利于水流深入,暖湿空气,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气流运动:东西向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夏季阻挡北上暖气流,使山脉西侧气候产生差异
       2、对河流的影响:
       流向:使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
       分水岭:山脉是分水岭,影响流域范围
       流速和落差:地势阶梯过渡带,形成巨大落差,易形成峡谷急流
       3、对植被的影响:植被呈规律的垂直变化,阳坡与阴坡植被有明显差异
       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平原开发早,利于居住,城镇出现早,生产发达,经济发达
       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
       丘陵、盆地地区经济发达
    高愿地区经济滞后
       5、我国地震带的分布:东南的台闽、华北太行沿线及津京唐、西南青藏高原及川滇西北的新、甘、宁
       6、我国火山活动的分布:山西大同(死),长白山,黑龙江五大连池(休眠),台湾大屯和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昆仑山中的火中(活)
       7、我国的泥石流分布
       多发于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
       中国气候一、中国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
       1、冬季气温分布:
       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
       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
       2、夏季气温分布:
       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温差不大
       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原地势高
    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
       1、空间分布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海陆位置,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
       2、时间分配
       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雨季长,年际变化大。
       成因:降水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规律有关
       三、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1.5月登陆,南岭以南,6月到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淮河流域,7-8月到达华北至东北,10月退出大陆
       2.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际变化大
       四、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气候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有各类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盛行。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雨热同期
       六、中国主要灾害性天气
       1、寒潮
       发生于秋末,冬季,初春,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强冷空气入侵
       2、台风
       夏秋季节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流,西北太平洋最多
       3、旱涝
       春夏多旱,夏秋多涝,降水季节不均,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暴雨
       4、沙尘暴
       冬春季,源于蒙古和我国的沙漠,在春季随风吹袭
       河流和湖泊一、内流区与外流区
       1、外流区区域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其供水区为外流区域
       2、内流区域
       最终末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其供水区为内流区域
       3、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二、中国主要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1、东北地区
       黑龙江松花江流量丰富,汛期较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小,冰期长
       2、秦岭-淮河以北(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辽河,海河,黄河流量较小,汛期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冰期短
       3、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流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变化水,含沙量小,无冰期
       4、西南地区(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
       三、中国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1、分布:内陆,塔里木河为最长内流河
       2、水文特征:多季节性河流(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流程较短(消失沙漠或汇入内陆湖)
       四、中国湖泊特征
       1、淡水湖:与外流河相通,湖水可进可出,含盐低
       2、咸水湖:内流河终点,湖水只进不出,蒸发盛盐分高
    五、长江概况
       1、发源地: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2、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3、流经地区形: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4、干流:长度中国第一大河
       5、注入海洋:东海
       六、长江水系及文特征
       1、上游:自源头到源北宜昌,支流为雅砻江,泯江,嘉陵江, 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2、中流:自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支流为汉江,湘江,沆江,赣江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自江西湖口到入海口,支流为青戈江,水阳江,江阔水深,流缓,少支流
       七、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1、巨大的水能资源
       葛洲坝水电枢纽是目前发电流量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坝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2、我国最重要的内河流航道
       东西交通大动脉,誉为黄金水道,宜宾以下干支流四季通航
       3、长江流域的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干流与多支南北交通线相交,对沿江,沿海,内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上海是长江流域经济的龙头
       4、洪涝原因
       A.自然因素:流域面积大,集水量多,季风气候明显,降水集中,上中游落差大,水势迅猛,中游地势低平,河道弯曲
       B.人为因素: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湖泊分洪能力下降,造成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四川盆地,汉江,湘江,赣江等流域集中汇水造成长江中下游水位急升,泄洪能力差,洪涝灾害随时发生。
    八、黄河概况
       1、发源地,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
       2、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3、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4、干流长度:中国第二长河
       5、注入海洋渤海
       6、冬春季易发凌汛
       九、黄河水系及水文特征
       1、上游:逢源头到内蒙古河口镇,支流为洮河,湟水。河源水清,峡谷段水能丰富,河套段水流缓。
       2、中游:自河口镇到河南旧孟津,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多支流,多峡谷,含沙量大。
       3、下游:自旧孟津至山东入海口,主要支流洛河。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成地上河。
       十、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黄河流域是文明发祥地,农业发达,人口众多,能源丰富
       1、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大型水利枢纽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盛公,万家塞,三门峡,小浪底等
       2、引黄灌溉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灌溉历史悠久,中下游引水工程:引黄入晋,引黄济青
       3、水土流失及治理
       加强水土保持是治黄之本
       中上游开展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修建
       4、地上河
       成因:中游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进入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危害:人工筑坝束水,河堤决口泛滥
       治理:兴修水利,上拦下排,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治理沙漠,加固堤坝
       十一、黄河下游断流原因分析
       1、下游来水少
       2、工农用水量大
       3、人口生活用水量大
       4、大面积屯下水漏斗区
       5、大气增温,蒸发强烈
       十二、京杭运河概况
       1、起止点:北京-杭州
       2、长度:世界上最长运河
       3、河通水系:海黄淮河,长江,钱塘江,现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设施
       4、目前通航河段:山东济宁-浙江杭州
    十三、珠江水系组成
       1、水系组成
       1)流往云贵高原,南岭山地,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入南海
       2)通航里程仅次长江
       3)支流众多,水系稠密,由西江,北江,东江三大水系组成
       十四、珠江的水文特征
       1、水量丰富,仅次长江
       2、水位平衡,季节和年际变化小
       3、含沙量少,植被多,石灰岩广布
     初二地理上册中国地理概况复习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5: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