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 |
范文 |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八年级物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实验注意事项:小车每次下滑的高度应该相同,目的是保证初速度相同。 2.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是二力大小之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是二力大小之差。合力方向都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4.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它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5.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点上,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6.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合力为0)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支持面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当相压力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 (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 增大压强方法:①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 ②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 ③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5)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受力面积不变,减小压力, ②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 ③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3.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能够流动,对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从液体内部某点到液体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4)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5)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特点: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原理: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高度 应用:船闸,茶壶,锅炉水位计 (6)液体压强的传递---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即p=p,) 应用:液压机、千斤顶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3.声音三要素: 音调(声音的高低); 响度(声音的大小); 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3×108m/s。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光线再说入射光线。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1.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12.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3.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5.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6.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7.凸透镜1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18.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①国际单位:米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②单位符号及换算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 1mm=103μm 2.测量工具: ①刻度尺(最常用); 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②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③放: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长度且与被测长度平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4、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 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累积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3.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4.截取法(化整为零): 被测物体的长度很大时,可先测出其中一小段,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总长度。 5.替代法: 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可用与它长度相等的物体来代替。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