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
范文 |
七年级的时候是打好生物基础的最佳时间,那么关于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怎么学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仅供参考。 ![]()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2 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生殖器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外生殖器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生殖器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 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 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 怀孕: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 发育过程: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分娩: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 青春期 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在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和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的作用下,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的生理现象,女孩第一次来月经叫月经初潮。 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 (1)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性并存。 (2)内心日益复杂,不愿与人交流。 (3)先疏远、后依恋异性。 4.心理卫生: (1)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2)积极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跟师长密切交流。 七年级下册生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下列不属于 器官的结构是 A.血液 B.睾丸 C.咽 D.静脉 2.红细胞不能运载的物质是 A.氧 B.一氧化碳 C.养料 D.二氧化碳 3.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后,某同学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A.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 B.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 C.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D.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 4.下列对于右图的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②能消化蛋白质 B.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5.“扶不扶”曾一度引发国人热议。我县某校学生小吴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老爷爷突 然摔倒在马路上,且前臂流血,小吴见状后立即用手按压老爷爷的伤口近心端,血流如初; 他又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血流立即停止据此推测老爷爷受伤的血管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三种皆存在可能 6.右图所示的神经结构称为 A.神经元 B.神经中枢 C.反射弧 D.神经系统 7.下列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A.形成生殖器官 B.身高增长缓慢 C.出现第二性征 D.大脑重量显著增加 8.右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引起 图中d~e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雄性激素 9.下列做法中能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是 A.经常服用维生素D B.食用加碘食盐 C.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多吃蔬菜和水果 10.如图中小朋友的饮食习惯,最可能导致缺乏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1.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各项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平衡膳食 B.管 住嘴,迈开腿 C.拒绝毒品 D.长期熬夜学习 12.如图是人眼的图片,有关标注正确的是 A.1--瞳孔 B.2--巩膜 C.3--视网膜 D.3--角膜 13.发炎时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浆 D.血小板 14.智能手机的出现造就了低头族,导致人群近视率急剧增加,下列关于近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看得清远处的物体 B.晶状体曲度变大 C.成像在视网膜后方 D.眼球前后径变小 15.如右表是尿液形成过程中甲、乙两种液体成分的检测结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比 较 血细胞(g/100ml) 蛋白质(g/100ml) 葡萄耱(g/100ml) 样品甲 0.0 微量 0.1 榉品乙 0.0 0.0 0.0 A.甲是血浆,乙是原尿 B.甲是血浆,乙是尿液 C.甲是原尿,乙是尿液 D.甲是原尿,乙是血浆 16.下列关于维生素及其缺乏症配 对正确的是 A.维生素A﹣﹣坏血病 B.维生素B﹣﹣夜盲症 C.维生素C﹣﹣脚气病 D.维生素D﹣﹣佝偻病 17.马铃薯俗称土豆,我国已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已经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第四大主粮作物。之所以将土豆由蔬菜转为主粮,是由于其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维生素 18.由二氧化碳增加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臭氧空洞 C.温室效应 D.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19.下列食品中,有明显安全隐患的是 ①过期食品 ②受潮发霉的粮食 ③三无食品 ④无公害农产品 ⑤绿色食品 ⑥有机食品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A.呼出二氧化碳 B.排 汗 C.食物残渣排出 D.排尿 21.在体循环中,主动脉流出的血是从哪里流回 左心室的? A.右心房 B.下腔静脉 C.肺静脉 D.上腔静脉 22.每年的夏季是溺水身亡的高发季节,溺水阻断了呼吸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A.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23.下列器官中,只属于一个系统的是 A.咽 B.卵巢 C.胰腺 D.心脏 24.女性在月经期,除下列哪一项外都需尽量避免 A.加夜班 B.饭后散步 C.体育竞技活动 D.洗冷水浴 试管 加入的物质 温度 加入试剂(充分摇匀) 实验现象 1号 馒头碎屑+唾液(2毫升) 37℃ 碘液 2号 馒头碎屑+清水(2毫升 37℃ 碘液 25.下表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1、2号试管都变蓝 B.2号试管变蓝、1号试管不变蓝 C.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 D.1、2号试管都不变蓝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6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6.俗话说早餐要吃少,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饱 …………………………………( ) 27.成分输血是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 ) 28.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于氧气的含量………………………………( ) 29.在检测驾驶员血液中酒精的含量通常抽血时针管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 30.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 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31.受精卵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在了土壤中………………………( ) 三、连线题:共4分。 32.请将人体呼吸系统图中标注的有关结构与其功能对应起来,填在相应序号前面的空白处。 A.是气体和食物共同的通道 B.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C.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 于气体交换 D.紧邻食道,其顶部有会厌软骨,其内有声带 ( )——A ( )——B ( )——C ( )——D 四、简答题: 共四道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33.(8分)小伟的某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1)闹钟响起,小伟匆匆起床,这属于 反射。 (2)经过了一夜,他感到尿急了。此时尿意是在尿液刺激膀胱后再上传到人的 产生的。 (3)洗漱时,他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长出了胡子。这是男孩生殖系统中的 分泌的雄性激素让身体发生了变化。 (4)小伟早餐是牛奶和面包,其中的营养物质将主要在小伟消化道的 里被消化,并吸收进入血液。 34.(10分)第__届欧洲足球锦标赛于2016年6月11日在法国打响揭幕战。在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11日英国与俄罗斯的赛场上赛事异常激烈,球员你争我抢,其精湛的球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右图所示是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其中维持动作协调和身体平衡是 。 (2)开赛时运动员听到哨声就 开始发球,其感受器位于左图耳的[ ] 中。 (3)比赛后运动员要进行尿检,若运动员尿液检出了兴奋剂,兴奋剂从血液到尿液经过的肾脏结构是 。 (4)在激烈的赛场上由肾上腺分泌的 激素促使运动员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皮肤血管扩张,因而显得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除主要受到 系统的调节外,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35.(12分)图l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和生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低/高)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若想更换物镜,应转动 。 (2)你认为图2中的[2]是 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3)实验过程中,需在乙图的棉絮上滴 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 (4)医生给你测量脉搏时通常选取的血管是前臂的 (桡动脉/肱动脉)。 36.(10分)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某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材料用具:培养皿、小麦种子40 粒、清水、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 (1)请你对此作出科学的假设: 。 (2)请根据上述材料用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相同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 ②在甲、乙两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 粒小麦种子; ③向甲喷洒“模拟酸雨”,乙喷洒 ; ④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3)上述模拟实验中的变量是 。 (4)如果要探究pH值分别为5.5、5、4.5、4、3.5这五种不同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 是否有影响,应设置 个实验装置。 七年级下册生物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A B B C C A B D D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D B C D C C B D B B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三、连线题(每空1分,共4分) 32.(①)—A (④)—B (⑥)—C (②)—D 四、简答题:(共40分) 33.(每空2分,共8分)(1)复杂(条件); (2)大脑或大脑皮层; (3)睾丸; (4)小肠; 34.(每空2分,共10分)(1)小脑; (2)[3] 耳蜗; (3)肾单位; (4)肾上腺 神经 35.(每空2分,共12分)(1)低 转换器; (2)毛细 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3)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4)桡动脉 36.(每空2分,共10分)(1)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2)②20 ③清水 (3)水的pH值 (4)6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处理好初一生物教材,揭示单个知识、知识联系、知识扩展3个层次知识的内涵及内在逻辑联系,形成立体知识结构。 (2)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融为一体,即把导、学、讲、练融为一体,优化课堂结构。 (3)识记知识和知识运用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目标要求 根据新课标要求,使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事实、方法和原理。 (2)用各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现象和事实。 (3)对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部分和整体、生物与环境的一些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解释。 三、具体教学措施 (1)出1——2张生物复习试卷,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 (2)把每单元重点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针对一些难点,对照基础训练进行知识的订正和讲解。 (3)每节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考题,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完成,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促进学生的复习兴趣。 (4)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复习,让优生带动后进生更好的复习。 (5)让学生自己举出某一个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6)针对某些差生老师进行单独辅导。 四、复习重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观察法、调查的一般方法、生物的分类、生物圈、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生态系统。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动植物细胞实验、动植物细胞结构及比较、细胞的生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细胞的生活。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单细胞生物。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孢子植物与种子植物、病毒、种子植物、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紧张的复习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我们组继续发扬踏实的工作方式,争取把工作做的更好! 初一下册生物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学内容介绍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都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人类的活动更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这个单元的学习,既要了解人体的构造和生理,还要关注人和生物圈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四、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已有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学案、导案、写好教学反思。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 6、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7、管好课堂的纪律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五、教学进度(略)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