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一的地理主要背什么 |
范文 | 初一的同学们刚开始接触这个学科,可能在理解和记忆上都有一些困难。所以把必背的知识背好很重要,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一地理全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②__、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③__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④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⑤__——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五、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附: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16个记忆口诀背完初一地理上册全部内容 1.经纬线特点 南北为经线,相对成等圈。 长度都相等,形状是半圆。 东西为纬线,独成平行圈。 长度不相等,形状是圆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地球形状大小 地球是个大球体,面积5.1亿平方千。 半径六千三百七十一,赤道周长约四万。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经纬度判定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 判断好后添字母,东E西W北N南S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北纬是北球,南纬是南球。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五带划分。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北逆南顺。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转中心, 地球地轴。公转中心,就是太阳。 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时间一定要牢记。 两至日期二十二,两分日期减加一。 冬至阳光射南回,昼短夜长北极夜。 夏至太阳射北回,昼长夜短北极昼 春分秋分射赤道,全球昼夜一样长。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回归和极圈,度数要分清。 回归二三五,极圈六六五,别忘添字母 ①温,指温度。 五带气候特点 热带阳光直射,气候终年炎热。 寒带极昼极夜,气候终年严寒。 温带两个没有,气候四季分明。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东西,经线指南北。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地图要素要牢记,方向图例比例尺。 洲界国界要分清,铁路公路看清楚。 方向判断三步走,一看标了方向没。 二定中心点坐标,三画十字坐标系。 比例尺大小难判断,比例大来范围小, 内容描述越详细。比例小来范围大, 内容描述越简单。 比例尺表述有三种,线段文字比例式。单位换算要弄清,厘米至千米五个零。线段别忘写单位。 地形图的判断 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你要分清。 等高线图,判定起伏。密集地方,表示坡陡,稀疏地方,表示坡缓。 分层设色地图,颜色越深,数值越大。 五种地形要记住,高原平原和盆地。 还有山地和丘陵。高原海拔高平坦, 平原海拔低平坦,盆地四周高中低。 山地起伏大而高,丘陵起伏小而低。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岛:格陵兰岛面积最大。 10.海陆变迁 地壳变动,海平面上升, 人类活动,海陆就变迁。 板块运动,大陆就漂移。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火山地震。 太平洋周,喜地中海。火山地震频。 六大板块,亚欧非洲, 美洲南极。印度太平洋。 1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一天有变化,最高2点低日出。 陆地气温有高低,七月高来1月低, 海洋依次推一个月。 气温的分布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1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 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 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世界的气候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变化大。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变化小。 气候类型分布 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 11个气候遍全球,热温寒带各不同; 寒带气候在两极,高山气候见高原。 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 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 热带沙漠回归线,非澳两洲最大片; 热带季风中南印,高温多雨又多灾。 温带大陆居陆间,亚美澳非都可见; 温带海洋居西部,欧洲西部最常见; 温带季风大陆东,中国北部看清楚。 地中海气候好简单,地中海边最常见。 最是特殊亚热季,我国南部最常见。 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三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 15.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增长,先慢后变快。 出生高来死亡低,现在已到65亿。 非洲人口增最快,欧洲人口负增长。 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亚洲东部和南部, 欧洲大部美洲东,中低纬度近海平原, 人口分布最稠密。 沙漠雨林高原和高山,生存困难人口少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过快害处大,环境经济社会受影响。 衣食住行都困难,还有工作又难找。 所以计划生育一定要,社会经济相适应, 环境资源相协调。 不同的人种 人种区分看体质特征。 皮肤头发面庞和体毛。 淡黄黑直扁平毛中等, 浅色波状高鼻体毛多, 黑色卷曲厚唇体毛少。 人种分布 白色人种分布广,欧洲西部非洲北, 印度北部美州大,殖民传统美名扬。 黄色人种亚洲东,爱斯基摩在北极, 美洲当地土著人,印第安人被欺压。 黑人原产非中南,奴隶贸易遍美洲。 16.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主要语言 世界民族二千,多有自己语言。 汉语使用最多,亚洲中国东南①; 英语使用面广,英澳北美印度; 俄语比较集中,拉美西语侵占②; 法语世称美丽,主要法国内焉; 阿拉伯语亚非,国际重要语言。 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宗教三,佛基伊斯兰。 基督徒十亿,欧美洋广泛①; 佛教源印度,回真伊斯兰, 六亿穆斯林,亚非最多见。 ①欧美洋,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初一的地理主要背什么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