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原文及翻译注释知识点
范文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原文及翻译注释知识点总结
    《伤仲永》是一篇文言文,是七年级下册的语文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七年级语文伤仲永原文及翻译注释知识点,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注释
    伤:哀伤,叹息。
    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
    隶:属于。
    生:生长到。
    识:认识。
    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求:要。
    异:对······感到诧异。
    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与:给。.
    养:奉养,赡养。
    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一:全。
    指:指定。
    就:完成。
    文:文采。
    理:道理。
    邑人:同(乡)县的人。
    奇:对······感到惊奇(奇怪)。
    稍稍:渐渐。
    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
    乞:求取。
    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
    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环:四处,到处。
    谒:拜访。
    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
    从:跟随。
    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
    复:又,再。
    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
    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通:通达。
    悟:聪慧。
    受:接受。
    天:先天。
    贤:胜过,超过。
    于:比。
    材:同“才”,才能。
    卒:最终。
    于:被。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至,达到。
    彼其:他。
    已:停止。
    耶: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知识点
    一、字词
    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隶,属于。
    尝:曾经。
    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异焉:对此(感到)诧异。焉,相当于“于之”
    自为其名:自己提上自己的名字。
    立就:立刻完成。
    文理:文采和道理。(古今异义)
    扳:通“攀”,牵,引。
    称(chèn):相当。
    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众人,常人。矣,语气词。
    通悟:通达聪慧。
    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胜过、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受于人:指后天所受的教育。天、人对举,一指先天的禀赋,一指后天的教育。
    彼其:他。
    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二、创作背景
    天圣三年(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明道二年(1033年),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康定元年(1040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三、课后练习
    1、幼年的方仲永可以称为“神童”,“天才”,他的过人之处表现在哪方面?用文中语句回答。
    2、方仲永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3、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邑人,不使学”一句。
    答案:
    1、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后天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3、“利”: 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格特点。
    “环谒”: 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
    “不使学”: 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
    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