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最新知识点梳理 |
范文 |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推导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小学数学最新知识点梳理,希望大家喜欢! ![]() 小学数学最新知识点梳理 【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5、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6、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7、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比较大小的方法: 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分数加减法: ①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②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5、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 小学数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或大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6、相邻两个质量单位的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读数和写数: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0。 2、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3、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数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就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4、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倍的认识】 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长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 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 5、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6、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7、关于“大约”的应用题: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 8、减法的验算方法: ①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 ②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9、加法的验算方法: 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用和减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