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
范文 |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骗人。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 2、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4、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 6、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 7、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长=体积÷(宽×高) 宽=体积÷(长×高) 高=体积÷(长×宽)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 a×a×a 9、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0 1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11、体积单位的互化: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数乘以进率; 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数除以进率。 12、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13、容积单位:升和毫升(L和ml) 1L=1000ml 1L=1000立方厘米 1ml=1立方厘米 14、容积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知识点一:因数 问题一: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数,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所以12的因数有: 注意:1、在说因数(或倍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因数(或倍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或倍数)。2、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例1 18的因数有那些? 方法一:想18可以有哪两个数相乘得到18=1×18 18=2×9 18=3×6 方法二:根据整除的意义得到 18÷1=18 18÷2=9 18÷3=6 所以18的因数有: 表示方法: 1.列举法︰ 12的因数有:1,2,3,4,6,12 2.用集合表示︰ 练习1: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 30的因数有: 36的因数有: 观察:18的最小因数是( ),的因数是( ) 30的最小因数是( ),的因数是 ) 36的最小因数是( ),的因数是( )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因数是( ) 你要知道: (1)1的因数只有1,的因数和最小的因数都是它本身。 (2)除1以外的整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3)任何自然数都有因数1。 练习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圈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5 16 18 20 24 30 36 6 36的因数 60的因数 五年级数学教案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 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 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 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 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 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 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 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 5.做练一练的第1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完成试一试 4.完成练一练 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 三、巩固练习 1. 做练习一的第3题 2.做练习一的第4题 3.做练习一的第5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性质和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 解方程 50=50 50+10=50+10 解: X+10=50 x+a=50+a 50+a-a =50+a-a X-10=50-10 X=40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40+10=50,x=40是正确的。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