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 |
范文 | 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学习方法都是不断重复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五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简易方程》知识点 1、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5、数量关系式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练习知识点 一、填空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 )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以小数的方法是,先把小数看成( )。再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看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几位,点上( ),并去掉小数点后末尾的零。 3、3.8扩大( )倍是38.78缩小( )倍是0.078.90缩小1000倍是( ),( )缩小10倍是4.6.13个0.25是( ),0.25的8倍是( )。 4、0.24×15运算时先把0.24看作(),第一个因数就扩大了( ),运算结果必须缩小( ),才能得到0.24×15的积。 5、0.8平方米=( )平方分米 2.4分钟=( )秒 2.5升=( )亳升 0.37公顷=( )平方米 6、根据56×125=7000,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56×125=( ) 5.6×1.25=( ) 560×12.5=( ) 5600×0.125=( ) 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1,比宽长0.5米,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8、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7.3,这个数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9、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圃,底3.5米,高2.6米。如果每平方米能培植鲜花20枝,这个花圃一共大约可培植鲜花( )枝。 10、南京地铁一期工程分高架线和地下线两部分,其中高架线大约长8.5千米,地下线的长度是高架线的1.6倍,第一期工程全线大约长( )千米。 11、甲、乙、丙三名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48米,已知甲、乙两人的平均身高1.51米,则丙的身高为( )厘米。 12、148×23=3404 那么: 14.8×23= 148×0.23= 148×2.3= 1.48×23= 13、(1)3个1.7列式是( )。 (2)15个0.18的和是( )。 (3)已知32×9=288,那么3.2×9=( ),32×0.9=( )。 (4)0.7的32倍列式是( ),结果是( )位小数。 二、不计算,把乘积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570×16 5.7×160 0.057×1600 57×1600 57×16 5.7×16 0.57×160000 5.7×1600 三、列竖式计算 0.26×7 3.105×18 63.08×25 11.4×19 3.8×5 0.59×4 4.3×28 0.08×125 25×0.125 4.87×100 28×1.5 0.82×2 3.95×42 2.073×15 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树立自信,培养毅力。小学数学特别是高年级小学数学练习常有繁杂的计算,比较难懂和不易推理的证明,学生对此应有充足的信心,顽强的毅力和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做到善始善终。 第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课后练习的重要性。不论是预习练习,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复习练习,告知学生不能只满足于找到解题方法,或是简单的得到答案就好,而不动手具体练习一练,学生应避免犯“眼高手低”的毛病。课后实际联系不仅可以提高解答速度。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而且,许多的新问题往往常在练习中出现,这样既能巩固知识要点,而且对我们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最有效地检验。 第三,养成勤思考、先思考,后解答,再检查的良好习惯。例如遇到一个题,特别是拿起来还没有具体解题思路的题目,学生不能盲目地进行练习和解答,无效计算只是徒劳无功,特别是在考试中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首先应深入领会题意,分清题意。弄清题目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思考,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最后再作解答。要切记的是,题目解答完毕后,必须进行反复的检查与验算。 第四,善观察,用技巧。对于一些创新性的题目,学生应该大胆联想,灵活运用公式,寻找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转具体为抽象,则可得巧解,似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