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3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范文 |
2023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我们对待任何一次考试,都要有一个认真、严谨的态度,那么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2023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26分) 1、475×262的积是( )位数,18997÷195的商是( )位数。 2、2500×360的积是25×26的积的( )倍。 3、158×350=( )×35, 87×160=16×( )。 4、估算:498×502≈( )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的积是( )。 6、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250÷250= ÷25 11000÷125=(11000×8)÷(125× ) 7、认真观察,找出规律,改写成乘法算式。 124+125+126+127+128+129+130=( )×( ) 8、312×108=33696,把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是: ( )( ) 二、选择题。(5分) 1、3700÷900=( )A、4……1 B、4……10 C、4……100 D、40……10 2、27除81加135的和,结果是( )A、138 B、86 C、8 D、3 3、你的大拇指指甲的大小约是( )A、1平方米 B、1平方分米 C、1平方厘米 D、1厘米 4.49 987≈50万,在 上可以填的'数字是()A、最小是4 ,B、最小是5 C、最大是4 D、最大是5 5、用0、0、3、9四个数字可以写成( )个四位数。A、2 B、4 C、6 D、8 三、判断题。(4分) 1、9005800读作九百万零五千八百。 ( ) 2、63×87的积与87×7×9的积相等。 ( ) 3、两个因数相乘(都大于0),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不变。 ( ) 4、A÷B=C(A、B都大于0)如果A乘以5,B除以5,则C大小不会变。( ) 四、计算题。(35分) 1、求未知数X。(9分) 6000-X=3085 29×X=2958 41600÷X=320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6分) 25×137×40 4200-1934-1066 290×54+29×460 46×102+308 3、列式计算。(10分) (1)385乘204的积减去8765,差是多少? (2)1464加3954的和除以63,商是多少? 五、应用题。(30分) 1、红燕服装厂5天生产服装240套,照这样计算,全月(按25天工作日计算)可生产服装多少套?(用两种方法计算) 2、建筑工地运水泥,上午运来65吨,下午运的比上午的2倍还多15吨,这一天共运来多少吨水泥? 3、有一堆黄沙,先运走18吨,剩下的用7辆车运完,每车运6吨,这堆黄沙共有多少吨?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宽4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甲乙两辆旅游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5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9千米,两车在离中点54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的路程。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26分) 1、475×262的积是( 6 )位数,18997÷195的商是( 2 )位数。 2、2500×360的积是25×26的积的(1000)倍。 3、158×350=( 1580 )×35, 87×160=16×(870)。 4、估算:498×502≈(250000)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的积是(99900)。 6、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250÷250= 125 ÷25 11000÷125=(11000×8)÷(125× 8 ) 7、认真观察,找出规律,改写成乘法算式。 124+125+126+127+128+129+130=(127)×(7) 中间项×项数 8、312×108=33696,把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是: ( 33696÷108=312 ) ( 33696÷312=108 ) 二、选择题。(5分) 1、3700÷900=( C ) A、4……1 B、4……10 C、4……100 D、40……10 900×4+100=3700 2、27除81加135的和,结果是( A ) A、138 B、86 C、8 D、3 3、你的大拇指指甲的大小约是( C ) A、1平方米 B、1平方分米 C、1平方厘米 D、1厘米 4、49 987≈50万,在 上可以填的数字是( B ) A、最小是4 B、最小是5 C、最大是4 D、最大是5 5、用0、0、3、9四个数字可以写成( C )个四位数。 A、2 B、4 C、6 D、8 这4个数学要组成四位数,3或9要放在千位。 3放千位,可组成:3900,3090,3009(共3个) 同理,9放千位(共3个) 三、判断题。(4分) 1、9005800读作九百万零五千八百。 (√) 2、63×87的积与87×7×9的积相等。 (√) 3、两个因数相乘(都大于0),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不变。 (×) 两个因数相乘(都大于0),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扩大100倍。 4、A÷B=C(A、B都大于0)如果A乘以5,B除以5,则C大小不会变。(×) A×5÷(B÷5)= (A÷B)×25=C×25,C会扩大25倍。 比如:20÷5=4,如果A乘以5,B除以5,20×5÷(5÷5)=100,100是4的25倍。 四、计算题。(35分) 1、求未知数X。(9分) 6000-X=3085 29×X=2958 41600÷X=320 减数=被减数-差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9, 除数=被除数÷商 X=6000-3085 等式成立。(或因数1=积÷因数2) X=41600÷320 =2915 X=2958÷29=102 =130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6分) 25×137×40 4200-1934-1066 290×54+29×460 46×102+308 =25×40×137 =4200-(1934+1066) =290×(54+46) =46×100+46×2+308 =1000×137 =4200-3000 =290×100 =4600+92+308 =137000 =1200 =29000 =4600+400=5000 3、列式计算。(10分) (1)385乘204的积减去8765,差是多少? 385×204-8765 =78540-8765 =69775 (2)1464加3954的和除以63,商是多少? (1464+3954)÷63 =5418÷63 =86 五、应用题。(30分) 1、红燕服装厂5天生产服装240套,照这样计算,全月(按25天工作日计算)可生产服装多少套?(用两种方法计算) 解1:5天生产服装240套,则每天生产服装套数:240÷5=48(套)。 25天可生产服装套数:48×25=1200(套)。 240÷5×25=1200(套)。 解2:5天生产服装240套,25天是5天的5倍(25÷5=5),那么生产服装套数:240×5=1200(套)。 240×(25÷5) = 240×5 =1200(套)。 答:全月可生产服装1200套。 2、建筑工地运水泥,上午运来65吨,下午运的比上午的2倍还多15吨,这一天共运来多少吨水泥? 65+(65×2+15) =65+(130+15) =65+145 =210(吨) 答:这一天共运来210吨水泥。 3、有一堆黄沙,先运走18吨,剩下的用7辆车运完,每车运6吨,这堆黄沙共有多少吨? 18+6×7 =18+42 =60(吨) 答:这堆黄沙共有60吨。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宽4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长方形的长:48÷4=12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12+4)×2=32厘米 , 从已知条件: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可知正方形周长:32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32÷4=8厘米。 先求正方形的边长: (48÷4+4)×2÷4 =16×2÷4 =8(厘米) 正方形面积:8×8=64(平方厘米) 答:正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 5、甲乙两辆旅游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5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9千米,两车在离中点54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的路程。 甲车 A B 乙车 解:先学会以下公式的推理: 路程1=速度1×时间 路程2=速度2×时间 相遇时甲乙路程差为54×2=108千米,甲乙速度差是58-49=9千米/每小时,所以共跑了108÷9=12小时。总路程为速度和(58+49)乘以12小时等于1284千米。 路程差:54×2=108千米 速度差:58-49=9千米/每小时 相遇用时:108÷9=12小时 AB两地的路程:(58+49)×12=107×12=1284(千米)答:AB两地的路程为1284千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总之,我们加强复习的计划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复习内容: 1.除法、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直线、射线和线段,角,以及平行和相交; 3.统计,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及条形和折线统计图; 4.解决问题的策略; 5.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以及数的改写和取近似数; 三、复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 2.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熟练掌握加法和乘法的四个运算定律,能用字母表示,能运用简便方法计算 4.正确的判断三种线,能按要求画角和量角,并判断各种角 5.画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 6.能从四个方位正确的观察出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7.根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统计图,并能分析结果 8.能采用表格的形式整理条件解决问题 9.能正确的读、写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并能按要求改写和求近似数 四、复习课时安排: 12月26日,1月27日,1月28日 1.会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法,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能运用除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能利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4.能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5.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6.会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1月6日,1月7日,1月8日 1.会用字母正确地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2.能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3.能辨析图形中线段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4.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 5.会辨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6.会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7.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8.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度后的图形。 1月14日,1月15日 1.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根据数据画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 3.认识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4.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 5.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6.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7.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8.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月18日——1月21日 综合练习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具体措施: 1.深入研究教材,针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以及班级学生的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写好每一节有针对性的复习课。注重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机结合,注重知识的整理。 2.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培养,注意口算灵活性的培养。培养学生耐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做题后认真验算。以此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加强应用题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常见数量关系。每人掌握基本例题的解题方法。注意例题的变式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题目的同时进行比较、归纳,形成一种有序的思考方法。以扎实的灵活的解题能力来应对千变万化的测试题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概念复习教师首先要对本学期的主要概念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又有层次性的对学生的基本概念进行复习,同时注意一些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的扩散与连带训练,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 5、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注意课内补差,做练习时,特别重视差生的辅导,及时解答差生提出的问题,为他们解决困难。课后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为学困生补习所缺的知识。使他们尽快的赶上班级同学前进的步伐,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