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范文 |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尤其是孩子,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自己的思维体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升和毫升 1、升:升是常用的容量单位。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用L表示。 2、毫升: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用mL(ml)表示。 3、它们的进率是1000,即1升=1000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估算: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够除商就是两位数,如果不够,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商是一位数。 2、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四舍之后,除数小了,初商可能偏大,要调小;五入之后,除数大了,初商可能偏小,要调大;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5、用除法解决周期现象中的问题比较方便。 三、观察物体 1、同样的物体,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物体从同一个面观察,看到的图形也有可能一样。 2、从一个点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2、统计表中合计是几个项目数量的总计。 3、通常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 4、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 、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 平均数=总数量总个数)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1、步骤:、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分析问题从问题想起,去寻找相关的已知条件,逐步解答问题。 六、可能性 1、一定、可能、不可能可以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数量多,可能性就大;数量少,可能性就小。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同级的运算,哪个在前就先算哪一个。 八、垂直与平行线 1、线段有两个端点,可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不可测量;直线没有端点,不可测量。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 3、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可以组成角。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的两条边是射线。 4、量角时要注意量角器的中心与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5、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交点叫作垂足。 7、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距离。 8、在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自然数整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3、十进制计数法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万级和亿级,应从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写数时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8、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位开始比较,位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9、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1)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万位后面的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即可。 (2)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即可。 10、近似数与准确数: 有些数的前面有"约"字,都不是准确数,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做为"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数的时候,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这一位后面的数称为"尾数"。如果尾数的位数字小于5,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 (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就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3)不管是用"万"还是用"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时都要用约等号(≈)连接,末尾还要写上"万"字或"亿"字。 11、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的相同点:求近似数和数的改写都是把一个较大的数表示成整"万"或整"亿"的数,后面都要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不同点:求近似数是把一个数变成一个近似数,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数的改写只是把一个大数写成了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12、数字编码。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编码中的数字代表着一定的意义。编码具有有序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1、线 ⑴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⑵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⑶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都是直的,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⑷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两种。 ⑸平行线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平行于b,直线b也平行于a。 【性质】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平行线间垂直线段处处相等。 【画法】一合,二靠,三移,四画。 ⑹垂线 【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性质】 过一点(直线上或直线外)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画法】一合,二过,三画,四标。 2、角 (1)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度量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3)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4)角的画法一画线,二量角,三连线,四标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的度数是15的倍数。 (5)角的分类 ①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②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③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④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⑤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2022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2022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与总结 ★ 四年级数学单元上册知识点 ★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四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