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
范文 | 各个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基本离不开背、记,练,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一样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级数学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知识点 近似数知识点 1、 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典型练习题 一、填空 1、一个数是由7个千、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 2、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 )位,第五位是( )位。 3、3465的位是( )位,是( )位数。“6”在( )位上,表示( )。“3”在( )位上,表示( )。 4、100里面有( )十,一千里面有( )百,10个一是( )。 5、的四位数是( ),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 ),差是( )。由( )个千、( )个百、( )个一组成3207。 6、万以内数的读法是从( )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位上是几就读( )千;百位上是几就读( )……;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 )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 )。 二、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98的近似数是: 2956的近似数是: 3120的近似数是: 2802的近似数是: 1004的近似数是: 5023的近似数是: 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有趣的算式 探索与发现(-)(有趣的算式) 知识点: 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 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小学数学四年级知识点:乘法分配律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 1、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1、 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总结:文为大家整理和分享的内容是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法分配律,怎么样,大家对知识点数学乘法分配律了解了多少呢?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