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范文
    在期末考试开始之前,同学们应做好备考的准备,及时复习,那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我会填(23分)
    1.1米-3分米=(  )分米 1吨-800千克=(  )千克
    1里面有(  )个 , 5个 是( )。
    2.小明上午7:30去学校,走15分钟到校,时间是( : )。
    3、在○里填上>、<或=
    56 ○ 46 15 ○ 13 8000米○9千米 4时○240分
    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 一支牙膏长15( ) ② 一箱香蕉重12( )
    ③ 一张床长2( ) ④ 火车每小时行180( )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  ),乘积是(  )。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它的边长是( )分米。
    7.四边形有( )条边,(  )个角。写出三个你知道名字的四边形分别是(    )、(   )、(   )。
    8.□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二、相信自己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2.因为4<5,所以 <   (  )
    3.甲数是40,是乙数的5倍,乙数是200。 (  )
    4.一袋水果糖1000克,10袋水果糖重10千克。(  )
    5.把一个长方形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 ( )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秒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2,经过了5(  )
    ①时      ②分      ③秒
    2.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则它们的( )。
    ①周长相等 ②正方形周长大 ③长方形周长大
    3.一只老母鸡重4( )。
    ①克 ②千克 ③吨
    4.课桌大约高7(  )。
    ①米      ②分米     ③厘米
    5.
    甲、乙两图的周长(  )
    ①甲长     ②乙长     ③甲乙一样长
    四、轻松口算,我能行(12分)
    39+21= 58-9= 750+250= 800-330=
    34-7= 49×9×0= 110× 8= 36÷9=
    1- = + = 202×4≈ 415×8≈
    五、我会算(带 ★的要验算)(17分)
    358×6= 306×7= 870×6=
    ★645+387= ★864-328 =
    六、我会画: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周长是厘14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3分)
    七、量一量,算一算。(共3分)
    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并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八、我能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到快乐(32分)
    1.在东南亚地区发生海啸时,世界各国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如果平均每个国家援助1200万元,8个国家共援助多少万元?(5分)
    2.晨光小学一年级有男生370人,女生340人。已经检查身体的有398人,没检查身体的有多少人?(5分)
    3.草地上有一群蝴蝶,花蝴蝶占总数的 ,其余的 是白蝴蝶,白蝴蝶占总数的几分之几?(5分)
    4.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小军绕着这个花坛走了2圈,一共走了多少米?(5分)
    5.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的菜地(如图),长8米,宽4米,现在要给其它三面围上篱笆,至少要围多少米的篱笆?(5分)
    6.
    ① 买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3分)
    ②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4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 填空:
    1. 3 200 8 5/9 2. 7:45 3 .> < < =
    4.厘米 千克 米 千米 5.1009 9990
    6. 4 7. 4 4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平行四边形
    8. 3
    二.对 错 错 对 错 三.3 1 2 2 3
    三.1口算:
    60 47 1000 470
    27 0 880 4
    5/8 1 800 3200
    计算:2148 2142 5220 1032 536
    四.画图(略)
    五.测量(略)
    六.解决问题:
    1.1200x8=9600(万元) 2.370+340-398=312(人)
    3.1-4/7=3/7 4.(5+3)x2=16(米) 16x2=32(米)
    5.8+4+4=16(米)或8+4x2=16(米)
    6.(1)145+96=241(元)
    (2)略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知识框架
    一级知识点数与代数二级知识点数的运算三级知识点
    1、列竖式计算除法。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除法的验算
    3、一步计算的问题
    4、两步计算的问题
    1、质量单位千克、克数与代数常见的量
    2、千克、克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
    3、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图形的认识
    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
    1.周长的认识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期末知识点
    第一单元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1.计算:列竖式计算除法。
    2.口算: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
    3.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用乘法验算)。
    4.估算: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5.一步计算的问题:在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6.两步计算的问题:先求总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练习: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2÷266÷672÷347÷7
    (2)口算:36÷360÷268÷290÷3
    (3)列竖式计算:39÷389÷467÷274÷3
    (4)你能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十多吗?64÷584÷395÷481÷3
    (5)王老师用72元买笔记本,如果每本单价是2元,那么能买多少本?李老师用60元买了20本笔记本,那么每本笔记本多少钱?
    (6)一副乒乓球拍26元,一个乒乓球2元,用50元买一副乒乓球拍,剩下的钱能够买几个乒乓球?第二单元认数1.认数、读数、写数。
    整千数:数位与顺序,认、读、写数,口算整千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非整千数:认、读、写数,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按顺序整理数。
    练习:
    (1)口算:201+4000800030006000201000+100
    (2)写一写:两个千加两个百加一个十是多少?
    (3)三千零二是由几个千和几个一组成?
    (4)967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7在()位上,个位上是()。
    2.大小比较
    比较大小时的数学思考,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非整千数最接近几千。
    练习:
    比较大小:3650和2520,7890和8790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
    1.称一个物体有多重,一般用千克为单位。
    2.净含量是指包装袋内物品实际有多重。
    3.千克可以用KG表示,又叫公斤。
    4.从秤上读出物品的重量。
    5.称比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为单位。
    6.认识天平。
    7.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
    练习
    (1)一袋盐重500克,两袋盐重()克?
    (2)2千克=()克
    (3)9000克=()千克第四单元加和减
    1.口算两位数加、减。解决与“倍”或“差”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练习
    口算:44+2532+5714+6876642.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练习
    手套的价格是12元,帽子的价格是手套的3倍,你能用线段画出来并算出帽子是多少钱吗?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1.24时记时法及它与普通记时法(12时记时法)的联系
    2.联系实际问题求经过时间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包括:求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利用线段图)。
    求经过时间:
    记忆: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到达的时刻出发的'时刻=经过时间3.两种计时方式的转化。
    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相转化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凌晨1时1时
    早晨5时5时上午8时8时中午12时12时下午1时13时下午2时14时晚上6时18时晚上7时19时晚上8时20时晚上9时21时
    深夜12时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记忆: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用钟面上的时刻加上12时。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用普通记时法表示,就用时刻减去12时。
    练习
    (1)图书馆的的公告牌上面写着:借书时间:12:0013:30,15:4017:00。图书馆每天的借书时间是多长?
    (2)用二十四小时计时法表示,:下午2:00,晚上9:00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边与角有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通常把长方形的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把正方形的每一条边都叫做边长。)
    2.探索、理解周长的含义及计算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物体某个面上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该物体某个面的周长)。
    练习
    (1)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求篮球场的周长。
    (2)操场长150米,宽70米,小强绕操场跑一周,小强一共跑了多少米?
    第七单元乘法
    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方法。(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
    2.三位数的中间或末尾是0时的乘法计算。3.连乘计算。练习:
    (1)200×3152×4261×3224×5(2)124×3×2115×2×4
    (3)一头牛一天吃20千克草,两头牛两天吃多少千克草?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
    安排过一次“观察物体”,从物体(玩具、茶壶、汽车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并选择适宜的图形表示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学习“观察物体”,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并用视图表示看到的形状。
    1.在知道物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基础上,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往往是不相同的。
    3.进行简单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
    练习
    (1)在一个口袋里放3个红球,一个黄球,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
    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计算。
    1.分数的表示:分子、分母、分数线。
    2.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1、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复习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3、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习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习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习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习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4、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二、复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三、复习内容:
    复习共分为六部分:元、角、分与小数,对称、平移和旋转,乘法,面积,认识分数,统计与可能性。
    复习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
    四、总复习时应注意突出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既要复习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也复习要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同时渗透了环保教育。
    4.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既要复习有关面积的基本知识,也复习要估计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5.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用连乘、连除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各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0: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