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范文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在期末考试开始之前,同学们应做好备考的准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我会填(23分)
    1.1米-3分米=(  )分米 1吨-800千克=(  )千克
    1里面有(  )个 , 5个 是( )。
    2.小明上午7:30去学校,走15分钟到校,时间是( : )。
    3、在○里填上>、<或=
    56 ○ 46 15 ○ 13 8000米○9千米 4时○240分
    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 一支牙膏长15( ) ② 一箱香蕉重12( )
    ③ 一张床长2( ) ④ 火车每小时行180( )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  ),乘积是(  )。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它的边长是( )分米。
    7.四边形有( )条边,(  )个角。写出三个你知道名字的四边形分别是(    )、(   )、(   )。
    8.□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二、相信自己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2.因为4<5,所以 <   (  )
    3.甲数是40,是乙数的5倍,乙数是200。 (  )
    4.一袋水果糖1000克,10袋水果糖重10千克。(  )
    5.把一个长方形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 ( )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秒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2,经过了5(  )
    ①时      ②分      ③秒
    2.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则它们的( )。
    ①周长相等 ②正方形周长大 ③长方形周长大
    3.一只老母鸡重4( )。
    ①克 ②千克 ③吨
    4.课桌大约高7(  )。
    ①米      ②分米     ③厘米
    5.
    甲、乙两图的周长(  )
    ①甲长     ②乙长     ③甲乙一样长
    四、轻松口算,我能行(12分)
    39+21= 58-9= 750+250= 800-330=
    34-7= 49×9×0= 110× 8= 36÷9=
    1- = + = 202×4≈ 415×8≈
    五、我会算(带 ★的要验算)(17分)
    358×6= 306×7= 870×6=
    ★645+387= ★864-328 =
    六、我会画: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周长是厘14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3分)
    七、量一量,算一算。(共3分)
    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并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八、我能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到快乐(32分)
    1.在东南亚地区发生海啸时,世界各国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如果平均每个国家援助1200万元,8个国家共援助多少万元?(5分)
    2.晨光小学一年级有男生370人,女生340人。已经检查身体的有398人,没检查身体的有多少人?(5分)
    3.草地上有一群蝴蝶,花蝴蝶占总数的 ,其余的 是白蝴蝶,白蝴蝶占总数的几分之几?(5分)
    4.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小军绕着这个花坛走了2圈,一共走了多少米?(5分)
    5.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的菜地(如图),长8米,宽4米,现在要给其它三面围上篱笆,至少要围多少米的篱笆?(5分)
    6.
    ① 买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3分)
    ②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4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 填空:
    1. 3 200 8 5/9 2. 7:45 3 .> < < =
    4.厘米 千克 米 千米 5.1009 9990
    6. 4 7. 4 4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平行四边形
    8. 3
    二.对 错 错 对 错 三.3 1 2 2 3
    三.1口算:
    60 47 1000 470
    27 0 880 4
    5/8 1 800 3200
    计算:2148 2142 5220 1032 536
    四.画图(略)
    五.测量(略)
    六.解决问题:
    1.1200x8=9600(万元) 2.370+340-398=312(人)
    3.1-4/7=3/7 4.(5+3)x2=16(米) 16x2=32(米)
    5.8+4+4=16(米)或8+4x2=16(米)
    6.(1)145+96=241(元)
    (2)略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30分=半时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二、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加法公式:
    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另一个加数 = 加数
    5、减法公式: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或 被减数 = 差 + 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6、口算时:
    例:(1)35+48,先算35+40=75,再算75+8=83。
    (2)72—28,先算72—20=52,再算52—8=44
    或 先算72—30=42,再算42+2=44
    7、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 “应准备”等词语时,都是用估算。
    第三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6是4的几倍? 36÷4=9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A,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A÷倍数=这个数
    已知一个数的5倍数是35,求这个数? 35÷5=7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一个数×倍数= 结果
    9的6倍是多少? 9×6=54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两份
    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2、比较大小的方法:
    (1)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2)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4、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
    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18、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19、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0、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
    21、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3/7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二、复习内容
    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数与代数: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倍的认识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千米和吨
    5、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空间与图形:
    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三)数学广角--集合
    三、复习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复习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4、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然后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精讲多练,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