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要点与期中测试题 |
范文 | 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一) 1、认识方位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2)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判断位置时现要弄清楚是以谁为标准。 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3、 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确定出发点和要到达的地点; (2)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3)同一个地点可能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1)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2)想乘算除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数或几千几百数的口算 (被除数前两位能被一位数整除时)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3、口算时的注意事项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4、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5、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6、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认识 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1、口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2、笔算乘法 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第五单元 面积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4、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第六单元 年、月、日 1、认识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1、3、5、7、8、10、12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4、6、9、11月)一个月有30天。 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月份歌: 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2、判断平年、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 4、12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5、24时计时法 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 6、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 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7、24时计时法表示成普通计时法 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8、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 9、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意义 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认、读、写 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几百几十几)。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3、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4、计算小数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二) 1、简单的排列 先确定第一个位置,再按顺序确定后面的位置,有几种可能就有几种排列法。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简单的组合 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搭配的事物两两相连,有几条线就有几个组合。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 3、组合与排列的区别 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 一、你知道吗?填一填。(每空1分,共19分) 1、地图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 3、太阳早晨从( )面升起,傍晚从( )面落下。 4、平年全年有( )天, 闰年全年有( )天。 5、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7,余数最大是( ); 6、 3年=( )月 360分=( )时 4个星期=( )天 63日=( )个星期 7、用24时记时法记录下列时间: 早上6﹕00 傍晚4﹕56 深夜11﹕30 ( ) ( ) ( ) 二、公正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共6分) 1、457÷3的商是三位数。 ( ) 2、今年是5月30日,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 ( ) 3、一个数除以8,有余数,那么余数最大是7。 ( ) 4、2002年是平年。 ( ) 5、小刚的生日正好是2月30日。 ( ) 6、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0:00 ( ) 三、选择题(共7分) 1、国庆节是( ) A、1月1日 B、5月1日 C、6月1日 D、10月1日 2、一年中大月有( )个月,小月有( )个月; A、6 B、4 C、7 3、三个公历年份中,( )是闰年。 A、1800 B、1998 C、2008 4、广播时:“现在是北京时间19点整”是指( ) A A、7时 B、上午7时 C、下午7时 5、下列公元年份中,( )年是平年。 A、2000 B、2004 C、1988 D、1900 6、2009年的二月份是( ) A、28天 B、29天 C、30天 D、31天 四、计算(共36分) 1、口算(10分) 300×6= 300÷6= 137-19= 309÷3= 24×3= 280÷7= 0÷60= 55÷5= 440÷9≈ 809÷9≈ 2、列书竖式计算。(前面4题3分,验算题4分,共20分) 294÷7= 624÷6= 542÷3= 2040÷6= 804÷5= 324÷3= 验算: 验算: 3、用递等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 576÷3÷4 (601-246)÷5 = = = = 五、我一定知道填!(8分) 教学楼在操场的( ),图书室在操场的( ),大门在操场的( ),体育馆在操场的( )。 六、解决问题。(前面4题,每题4分,第5题8分,共24分) 1、奥林匹克火炬在中国某省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千米? 2、学校有37个乒乓球,又买来83个。如果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得多少个? 3、一副羽毛球拍38元,施老师要买5副球拍,带200元钱够吗? 4、服装厂一个星期生产了7008套服装,每9套装一箱,可以装几箱,还剩几套? 5、以下是李明同学的各课考试成绩 学 科 语 文 数 学 英 语 科 学 成绩(分) 90 98 93 87 (1)把李明的各科成绩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2)李明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3)从以上图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你想对李明说些什么? 答案 一、1、北 南 西 东 2、1949 10 1 3、东 西 4、365 366 5、6 6、36 6 28 9 7、6:00 16:56 23:30 二、 √ × √ √ × √ 三、 D (C、B) C C D A 四、 1、1800 50 118 103 72 40 0 11 50 90 2、(略) 3、48 71 五、 北 东 南 西 六、 1、204千米 2、20个 3、190 够 4、778(箱)……6(套) 5、(略)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口47÷5,要使商是两位数,口里最大要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口里最小要填( )。 3、616÷7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50×40积是( )位数,它的末尾有( )个零。 4、8千克=( )克2000千克=( )吨 5、一个数除以5,商是70,余数是3,这个数是( )。 6、从574里面连续减去7,最多能减( )次。 7、汽车行驶时,车轮做( )运动,车身做( )运动。 8、在○填上“>”、“<”或“=”。 35×76○75×36 38×9○18×19 380×0○980×0 450÷3○540÷5 700÷5○800÷5 120÷4○24÷8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空1分,共5分) 1、电梯的升降是旋转现象。( ) 2、所有轴对称图形都只有一条对称轴。( ) 3、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其中一个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 4、5千克铁比5千克棉花重。( ) 5、在除法中,商的末尾没有0,那么被除数末尾也没有0。(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0分、每题2分) 1、下面( )组汉字都是轴对称的。 A、 美国B、中山C、油画 2、与28×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有( )。 A、280×6 B、 208×6 C、210×8 3、计算除法时,要从( )位算起。 A、高位 B、 低位 C、怎么算都可以 4、31×58的积最接近( ) A、1500 B、 1800 C、2400 5、如果△是〇的32倍,下面算式对的是( )。 A、△ +32=〇 B、△×32=〇 C、〇×32=△ 四、计算(30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每题1分) 48÷4= 30×14= 25×4= 72÷9×5= 0÷15= 56×0= 360÷9= 10×15÷5= 10×20= 50×11= 54÷3= 88÷4×2= 2、竖式计算(9分、每题3分) 29×14= 324÷3= 57×16= 3、脱式计算(9分、每题3分) 43×(200-185) 306÷6×30 540÷9÷6 五、作图(5分) ①帆船图向( )平移了( )格 ②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的图形。 六、生活中的数学(35分) 1、豪华电影院有12个小放映厅,每个小放映有30个座位,育才小学一次去了350人看电影,电影院的座位够吗?(6分) 2、我6天看了42页,照这样的速度,看完一本105页的故事书一共需要多少天?(6分) 3、一幢大楼有12层,每层住4户,3幢这样的大楼一共住多少户?(6分) 4、小强每分钟走72米,要8分钟才能走到学校,小强每天上、下学要往返2次,他每天要走多少米?(6分) 5、购物。(11分) (1)买11盒水彩笔共花多少钱?(3分) (2)书包的单价是笔记本的几倍?(3分) (3)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5分) 附带答案: 一、1、三 四 2、4 5 3、两 十 四 三 4、8000 2 5、353 6、82 7、旋转 平移 8、< = = > < > 二、××√×√ 三、B B A B C 四、1、12 420 100 40 0 0 40 30 200 550 18 44 2、406 108 912 3、645 1530 10 五、(1)下 6 (2)略 六、1、12×30=360(个) 360>350 不够 2、105÷(42÷6)=15(天) 3、12×4×3=144(户) 4、72×8×2=1248(米) 5、(1)11×13=143(元) (2)56÷4=14 (3)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 一、填一填。 1.5千米=( )米 3000千克=( )吨 2.04吨=( )吨( )千克 4000米=( )千米 2.在估算72×30时,可以将72看做( )进行估算。 3.商店进了3箱文具盒,每箱24个,已经卖出了50个,还剩下( )个文具盒没有卖出。 4.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猎豹每小时奔跑110( )。 (2)一辆卡车的载重是6( )。 (3)一头蓝鲸大约重70( )。 (4)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约300( )。 5.写出一个满足( )×( )≈300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6.张叔叔买了15本《科技博览》,每本28元。根据下面的竖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7.王阿姨买来一瓶药,每天吃3次,每次吃2片,一共可以吃20天。这瓶药一共可以吃( )次,这瓶药一共有( )片。 8.把下面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75+15=90 8×90=72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 9.用“4、3、7、9”算24,我是这样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同样的时间看一本书,小红还剩下51页没看,小明还剩下43页没看,( )看书看得快。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1.560÷2÷4与560÷(2×4)的计算结果相同。 ( ) 2.乘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 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9千米。 ( ) 4.鲜花店有85支玫瑰,比百合的数量多8支,百合有93支。( ) 5.两个数的和一定比两个数的积小。(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00千克铁和1吨纸一样重 B.0乘任何数或除以任何数,结果都是0 C.小莉有奶糖3盒,水果糖11颗,她一共有14颗糖 3.48×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 4.马小虎在计算(12+8)×5时先算乘再算加,计算结果与原来正确的结果相比,( )。 A.小48 B.小60 C.小42 5.在一次长跑比赛中,小强在小新前面70米,小华在小立后面60米,小新在小华前面的20米,( )跑在最前面。 A.小强 B.小新 C.小力 四、计算。 1.口算。 25×40= 60×80= 15×(2+3)= 12-2×6= 60×15= 99×0= 8+2×7= 3×4-4= 2.用竖式计算。 56×85= 45×23= 50×96= 3.混合运算。 362-(78+136) 526+38×52 316-216÷6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填一填,并解答。 ( )+( )=总人数 应先算:________________。 2.填表 排球 笔袋 水彩笔 文具盒 单价 42元 ( )元 36元 18元 数量 ( )个 19个 44盒 12个 总价 630元 380元 ( )元 ( )元 六、解决问题。 1.买18套衣服需要多少元? 2.有16束鲜花,每束26朵,要摆放在4间客房里,平均每间客房摆放多少朵? 3.小马虎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乘数43个位上的数错看成了8,结果多了 165,正确结果是多少? 4. (1)一头大象和一只羊一共有多重?合多少吨?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出一个并解答。 5.小东从家到学校比到书店少用8分钟。 (1)小东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星期天,小东看完电影后用同样的速度走回家,走了26分钟时,他大概走到哪个位置?先算一算,再在图中用“·”表示出来。 参考答案: 一、1.5000 3 2 40 4 2.70 3.22 4.(1)千米 (2)吨 (3)吨 (4)千米 5.51 60(答案不唯一) 6.10 280 7.60 120 8.8×(75+15)=720 9.9-7=2,2×4=8,8×3=24(答案不唯一) 10.小明 二、1.√ 2.× 3.√ 4.× 5.× 三、1.B 2.C 3.B 4.A 5.A 四、1.1000 4800 75 0 900 0 22 8 2.4760 1035 4800 3.148 2502 280 五、1.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女生有多少人 36-12=24(人) 24+36=60(人) 2.15 20 1584 216 六、1.(45+36)×18 =81×18 =1458(元) 答:买18套衣服需要1458元。 2.16×26=416(朵) 416÷4=104(朵) 答:平均每间客房摆放104朵。 3.165÷(48-43)=33 43×33=1419 答:正确结果是1419。 4.(1)50×19+50=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答:一头大象和一只羊一共有1000千克重,合1吨。 (2)略。 5.(1)1440-960=480(米) 480÷8=60(米) 答:小东平均每分钟走60米。 (2)26×60=1560(米) 1560-1080=480(米) 他应该走到学校与他家的正中间位置。在图中用“·”表示略。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