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
范文 | 教案的作用有很多,作为新的老师教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首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熟知教材,教参和作业,其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连贯发散的过程,再者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试讲进一步完善教案,能更加提高自信心。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读懂词语,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学习按四季变化观察景物,抓住特点。 4、感情朗读,选背课文片段(“春”、“夏”、“秋”、“冬”)。 教学重点: 1、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抓住季节特点,进行有序观察; 3、感情朗读与背诵;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抓住季节特点。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准备:教学录像;投影仪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自学; 2、初步理解,总体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地图,介绍小兴安岭; 2、读题,抓重点词“美丽”。 3、看录像,感受“美丽”。 二、指导预习 1、出示“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指导自学。 2、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 (2)课文哪些自然段总写?哪些自然段是分写? 3、预习反馈: (1)分段抽读课文,说说这段主要说什么? (2)认读识记生字词。重点分析“膝”、“临”等。 (3)问题反馈,质疑问难。 三、学习1、6自然段 1、抽读首段;“你觉得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看出?” (1)“数不清”、“几百里”、“绿色的海洋”(树多、树绿) (2)导读。(夸张、惊喜) 2、抽读、默读第6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景色诱人”、“大花园”、“巨大宝库”等) (2)导读。(赞美、热爱)自读,抽读,赛读。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生字词语的书写; 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季节特点理解课文,体会准确用词; 2、选背春、夏、秋、冬中的一段。 教学过程: 一、抽读1、6自然段。 说说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美丽、富饶) 二、导学第二自然段 1、默读填表:(课后练习2)。 2、标句明意:这句说了什么? 3、品词析句: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抽、汇……) 4、概括特点:春天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长嫩叶、春水涨) 5、体会情感:(喜爱)自读、抽读、赛读; 6、归纳学法: 默读填表——标句明意——品词析句——概括特点——感情朗诵 三、分组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1、分组选学3、4、5自然段,巡回指导; 2、小组汇报:(1)填表情况;(2)读句明意;(3)好词好句;(4)季节特点;(5)感情朗读;(6)质疑问难。 (重点体会“夏天”一段,导读导背。) 四、总体把握,感情朗读 1、分组朗读,1、6自然段齐读;2、3、4自然段分读。 2、作者按四季变化、抓住季节特点来观察的,谁能说说小兴安岭四季的不同特点吗?(略) 3、选背自己喜欢的季节(一段)。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2、生字词句听写。 3、课后练笔; 教学过程: 一、感情朗诵课文 1、朗读提示。(惊喜、热爱) 2、自由练读。 3、朗读接力。 4、背诵展示。 二、听写练习 1、出示生词,抽读、轮读、抢读。 2、学生分析、识记字形; 3、听写词句。 三、课后练笔 1、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季节特点,进行有序观察! 2、以“美丽星月山”或者“草坪‘魔术师’”为题,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抓住特点写下来。 板书设计:总“绿色的海洋” 春:枝叶抽春水涨 美丽的小兴安岭分夏:枝叶茂野花开 秋:色彩艳野果熟 冬:雪花舞动物躲 总“大花园”、“宝库”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能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香港吗?香港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在他的身上有着一段不平常的历史。早在1842年香港被英国占领,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如今的香港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有谁知道香港又被人们称为什么?(生答"东方之珠")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19、"东方之珠" 2、解释课题:人们把香港比做东方的一颗明珠,表示人们对香港的喜爱。 3、香港为什么值得人们的珍爱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三、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那几个地方? 2、学生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学生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重点指导(舒服、观赏、倾听、店、焰火) 指读生词,指点学生从边音、翘舌音、后鼻音方面指导 (2)开火车逐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五、自读课文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板书:祖国的南大门) 2、这段告诉我们香港有什么?(学生答:有沙滩、公园、街市)师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沙滩是什么样?公园是什么样?街市是什么样?(学生答:迷人繁华) 3、指导读第一段。(强调"迷人繁华") 六、教学生字字形 1、开火车认读 2、同座位讨论自己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记忆生字,学生回答。 3、重点指导倾--耀--焰 4、指导书写,师范写 七、作业 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写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到美丽的香港去游览一番(假想旅行,进行情境) 2、复习生字词。帮助正音、解词。 3、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什么?(生答:迷人的沙滩、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4、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导入:你知道香港的历史吗?(收集到的资料在小小组中交流)派代表介绍香港的过去。 你们想知道香港的现在是什么样吗?(想)看过之后请用一句话来形容香港。(看课件介绍香港的录像片) 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几个方面呢(小小组读完后讨论) 生说,并上台板书:沙滩 公园 街市 你们小组最喜欢香港的哪里,就把那一个自然段再读一读。 2、你们最想去哪里?(课件随机链接沙滩、公园或街市) 3、第二自然段 ⑴指读。 ⑵看课件图片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⑶联系实际说说感受: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想象),沐浴着轻柔的海风(感觉),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闭上眼睛听课件中海浪声),体会舒服极了的感觉。 ⑷女生齐读。 4、第三自然段 ⑴讨论并划出有几句话。 ⑵指导读。(重点是读好句群,并在读中想象情境) ⑶拓展:联系实际,想象动物的表演和游客的反应,感受当时热闹的气氛。 ⑷看课件中录像深化。 ⑸齐读。 5、第四自然段 ⑴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南京的闹市口在哪?) ⑵香港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高楼非常的多。学生介绍:楼大约多少,多少层? ⑶链接网页,看图片。 ⑷书上用一个词来形容楼多--鳞次栉比(读) ⑸闹市口除了楼多,还有什么多?(商品多,理解琳琅满目) ⑹还有什么多?(人多,理解人流如潮) ⑺指读第四自然段。 ⑻练习:南京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6、齐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 1、香港的夜景是什么样的?(板书:夜景) 2、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像。(课件配上音乐) 3、生自读。 4、出示图片。(理解车灯像长河) 5、你觉得那句美就读哪句。 6、再指读第五自然段。(配乐) (四)复习巩固 1、你喜欢香港的哪里就把哪个自然段读一读、背一背。 2、香港这样美丽,可是还有很多人没有去香港游览过,你能给他当小导游,向他介绍一下香港的一个景点吗?(让学生选择一个方面,带着自己的准备的图片、资料为小伙伴们进行介绍。注意要指导好学生做导游的一些术语和礼仪。) (五)实践练习 1、(课件出示)香港这样的美丽,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你能为香港设计一个旅游广告,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人吗? 2、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六)作业 1、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2、小小组合作编一份与香港有关的小报。 板书 迷人的沙滩 的公园无比璀璨 繁华的街市"东方之珠" 美丽的夜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上册3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