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
范文 |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乘除四则运算 1.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2.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3.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二)小数四则运算 1. 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小数减法: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 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 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例如 3 × 3 =32 (三)分数四则运算 1. 分数加法: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分数减法: 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 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 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乘除法的意义意义: 乘法:知道“求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熟知乘法的含义:几个几是多少、几的几倍是多少。 除法:理解除法的含义(平均分、包含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能看图意列算式,并描述相应的算式的含义。 (图意不够明确时,应该用单位名称表示) 能运用“倍”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熟知算式中各数名称“因数”和“积”;被除数”、“除数”和“商”等。 乘除法的计算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熟练计算表内乘法和除法。 了解乘法口诀的推算方法,知道2、4、8,3、6、9之间的乘法关系。 能发现乘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并填写。 能够熟练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同时要知道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的计算方法。 会用计算关于加减乘除的两步计算式题。(递等式不要求) 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计算。 乘除法的应用(对应意义)能够运用一步计算的乘除法算式解决生活中较为简单的问题。 求几个几是多少? 求几的几倍是多少? 求平均分的结果。 求包含分的结果。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有余数的除法 (加减法应用题) 角和直角的认识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能够借助工具判断直角。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以、顶点及其数量和特征。 能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能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经历从立体到平面的过程,体验“立体”与“平面”的区别和联系。 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知识点归纳就为大家介绍完了,小朋友们,你们记住多少知识呢?如果忘记了的话,赶快点击浏览本文复习一下吧!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