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范文5篇
范文
    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范文一
    【学习目标】
    1.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
    2.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
    3.理解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学习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____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
    2.________于1206年完成了__________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___________。
    3. 年西夏灭亡。
    4.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年,蒙古灭金。
    5.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__________的局面形成。
    6.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施行“ ”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7.1271年, 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________。
    8. 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_____,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_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9. 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 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著名诗句。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文天祥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练习巩固
    1.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阿保机 D.阿骨打
    2.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亡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开始形成于( )
    A.西夏灭亡后 B.金灭亡后
    C.契丹灭亡后 D.匈奴灭亡后
    4.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阿骨打 D.阿保机
    5.下列不属于忽必烈即位后采取的措施是( )
    A.广开言路 B.整顿吏治
    C.注重农桑 D.改用汉姓
    6.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实现大一统的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1)材料一中的“一代天骄”是谁?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
    参考答案:
    一、1.蒙古 2.铁木真 蒙古草原 成吉思汗 3.1227 4.1234 5.对峙 6.治国安民 7.忽必烈 大都 8.1276 临安 文天祥 9.1279 分裂割据
    二、肯定元朝的统一是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来说的,而赞扬文天祥则是从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的角度出发,具有正义性。文天祥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值得我们学习。
    三、1.A 2.C 3.B 4.B 5.D 6.C
    7.(1)铁木真(或成吉思汗)。(2)元朝。
      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理解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原因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腾格尔歌曲《天堂》。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腾格尔的这首《天堂》体现了他对自己家乡内蒙古草原的赞美。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骁勇善战,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王朝。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
    1.教师讲述:蒙古兴起的基本情况。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许多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万人护卫部队。(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
    1.图片展示。
    2.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理清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
    答案提示:灭西夏—灭金—灭南宋。
    3.学生根据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答案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①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②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目标导学三:元的建立与统一
    1.读图学史。
    2.根据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教师讲述:元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4.提出问题: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概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概况: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影响: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5.师生共同探究:如何评价文天祥?
    答案提示: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但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三、课堂总结
    师生共纳: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完成国家的统一;忽必烈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站在现在的角度,我们要正确地评价文天祥的言行。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在讲授新课时,抛出问题“元朝统一中国的过程”,既起到联系上下文的作用,又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一箭双雕。还要善于运用纲要信号法归纳本课主线,言简意赅,语言精练。
      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范文三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
    2、能复述蒙古灭夏、金及南宋的过程。
    3、知道元朝的建立和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的情况。
    4、掌握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学习难点:如何看待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三、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对本课内容进行分析和整合,发现围绕一个朝代—元朝开扩出去,重点讲了元朝的建立和它在历史上的贡献。元朝的建立,重点把握两个人物: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在学习每一部分时,各设置了系列问题,让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同时穿插部分图片、视频和史料,用PPT播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加深印象、开阔视野,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让学生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研读:
    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
    学生活动:这首诗歌反映了哪一个民族?当时面临什么局面?
    教师概括: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战火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蒙古族是由谁来统一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目标展示】课件演示,请学生朗读。
    【教师过渡】蒙古到底是由谁统一的呢?课件视频演示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铁木真多次率部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一)问题探究: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
    当时蒙古草原相互混战,人民渴望统一;童年的意志和机敏的胆识,使他具备了领导能力;铁木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二)问题思考:(学生讨论)
    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1、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
    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
    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进行了征讨。请同学们看第二目内容蒙古灭西夏与金并叙述蒙古灭西夏、金的过程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学生叙述过程课件展示地图
    1、成吉思汗率军首先进攻西夏,西夏向金朝救援,由于西夏曾和金交恶,金朝皇帝拒绝支援西夏,11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
    3、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1234年金朝覆灭后,南宋军依照与蒙古的约定,北上收复开封和洛阳。但是蒙古贵族背弃盟约,用武力阻止宋军收还河南诸地,于是蒙古同南宋的战争持续了40多年。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汗位,他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
    1、忽必烈是如何治国安民的,这些措施有何作用?(学生讨论回答)
    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这些措施巩固了政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为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元朝的建立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3、南宋的灭亡
    教师补充材料(课件展示)
    1274年,忽必烈下令20万元兵自汉江入长江,沿长江东下,一路上南宋将领或者纷纷投降,或者望风而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到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而南宋各地官僚将领只求自保,勤王之师甚少.最终,谢太后带领小皇帝宋恭宗投降,元军占领临安,南宋气数已尽。
    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师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1279年,元军与宋军在厓山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混战几天后,宋军不支,张世杰与陆秀夫决定撤退.只是,宋军的船队被元军冲散,陆秀夫不愿被俘虏,眼含泪水背着另立的小皇帝跳海自杀,此后,残余的宋军,官员及家眷也纷纷跳海殉国(史载有数万之众殉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元朝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朝的统一过程中,南宋各地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抗元斗争,涌现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众多抗元英雄中,有这么一位,他英勇抗元,坚贞不屈,并为后人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请问他是谁?
    文天祥
    议一议:(学生讨论)
    元朝的统一具有进步意义,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如何看待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具有进步意义。但元朝的统一战争,使南宋境内的汉族人民遭到残酷的屠杀和压迫。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想一想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点?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课堂小结
    蒙古族的兴起 →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
    忽必烈建立元朝 ← 蒙古灭西夏和金
    ↓
    元朝统一全国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范文四
    【学习目标】
    1.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
    2.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
    3.理解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学习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____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
    2.________于1206年完成了__________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___________。
    3. 年西夏灭亡。
    4.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年,蒙古灭金。
    5.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__________的局面形成。
    6.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施行“ ”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7.1271年, 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________。
    8. 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_____,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_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9. 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 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著名诗句。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文天祥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练习巩固
    1.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阿保机 D.阿骨打
    2.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亡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开始形成于( )
    A.西夏灭亡后 B.金灭亡后
    C.契丹灭亡后 D.匈奴灭亡后
    4.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阿骨打 D.阿保机
    5.下列不属于忽必烈即位后采取的措施是( )
    A.广开言路 B.整顿吏治 C.注重农桑 D.改用汉姓
    6.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实现大一统的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1)材料一中的“一代天骄”是谁?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
    四、课后反思
    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范文五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
    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纪中国各政权形势图。
    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政权:金、南宋、辽、西夏、吐蕃。
    当时蒙古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动乱岁月。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看录像《成吉思汗》。
    思考:铁木真面对逆境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被尊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童年时,父亲被杀,部族背弃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敌追杀。面对这样的逆境,铁木真是怎样做的。
    铁木真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难没有把他,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经过多年的征战,铁木真打败了周围的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出示《蒙古帝国形势图》。蒙古帝国形势图,讲解成吉思汗的扩张战争。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从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经济政策与蒙古初入黄河流域时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联系前面学习的“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时,元朝的经济重心在哪个地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主要的粮食供应来自南方,要运到北方,有哪些途径?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对比隋大运河与元朝的运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2)海运
    海运比漕运有哪些好处?
    载重量大,费用便宜,所以粮食运输逐渐变成以海运为主。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使者就是马可波罗。(出示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图)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学生根据《元朝的疆域图》,注意以下地区: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书省
    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
    广州处于江西行省的管辖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汉以来,特别是三国以来我国民族融合的史实,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加强。关于民族融合的情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其四种表现。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通过图片了解回族生活习俗(强调其是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信仰伊斯兰教)
    五、小结(略)
    六、作业:课后作业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