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四年级下册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三篇 |
范文 | 相信很多人都是喜欢晴朗的天气,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四年级下册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4个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3.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唐代李商隐曾经有一首诗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也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美好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这样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读课题,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设计意图:扫清阅读障碍,培养朗读、阅读能力 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2)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教会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 4.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5.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 设计意图:抓关键词句体会诗句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设计意图:巩固基础,延伸阅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教师板书) 小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 二、交待目标 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记住这首诗。 三、品味诗句、练习背诵 (一)引导学生品读诗句。 1.指名读描写小路的诗句。 2.为什么小路会是凉爽又温柔?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4.背诵诗句。 5.小结学法: (1)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2)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3)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总结、反思。授之以渔 (二)自学课文再交流讨论。 你喜欢哪句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重点的词句来说)进一步体会诗句的美好,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三)你还看到了哪些雨后的景象?说一说。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朗读、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进一步内化语言。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观察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 设计意图:及时练笔,陪培养写作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范文二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戴望舒”:同学们,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吗?知道他是谁吗? 2、教师小结: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 3、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相互交流。 三、再读课文 1、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2、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用横线把景物名称画出来。 2、指名反馈。(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 3、找出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4、指名反馈。 5、齐读第一节,想象画面。 6、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然后再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7、师导: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碟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8、出示:()的小路 ()的小草 ()的小白菊()的凤蝶儿 9、师导:同学扪,雨后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真该到小径中去走一走。因为——(学生读描写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 10、在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们发现了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拟人) 1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12、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节。 二、拓展思维,丰富画面。 1、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销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 2、指名反馈:诗歌描绘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 3、小结: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我们一起把这三行诗句读一读。 4、拓展思维: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吗?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 5、小结:雨后的景色多美呀!所以作者不断地倡议我们在天晴的时候出去走走,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节。 三、品味诗句、练习背诵。 1、自由诵读课文。 2、指名读一读。集体评议。 3、集体读一读。 4、熟读成诵。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做课后练习,完成一课一练。 板书设计 泥路:温柔 小草:新绿 走走 小白菊:绽透 凤蝶儿:闲游 1 在天晴了的时候新阳 溪水 看看暗绿 云 四年级下册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领悟泥人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人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回写的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炫耀、尘垢、胆怯、曝着、阴霾”,自主积累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想象在天晴了的时候,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轻松愉快的假期已经结束了,在暑假里下了好几场雨,我很想知道在天晴了的时候你都干什么了? 生:出去玩儿。 师:那你有没有注意过清新的空气,雨后的万物? 生:下过雨后,花朵开得格外漂亮。 师:你真是细心观察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就来结识一位“雨巷诗人” 戴望舒,我们共同分享一下这位诗人在天晴了的时候去干什么。 我们首先来结识这位“雨巷诗人”。 2.教师小结: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 3.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 1.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2.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引导: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来到雨后那清新润泽的郊外小路。作者在天晴了以后,走在郊外的小路上,看见了系列景物, 1.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用横线把景物名称画出来。 2.指名反馈。(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 3.找出相关的诗句,读一读,结合词语,想象画面。 (1)雨后的泥路凉爽又温柔(结合凉爽和温柔理解)。 师;怎么理解凉爽和温柔(体会拟人修辞)。 师:雨后天空放晴,会让人感觉清凉很多,雨水又像母亲一样滋润着万物,它也拥有如同母亲一样温柔的情怀。 (2)小草洗净了灰尘和污垢,像在夸耀自己。(结合炫耀、尘垢理解) 师:你见过雨过天晴的小草吗?在作者的眼里有什么不同?(体会拟人的修辞) 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师小节: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写出了小草的干净碧绿,而且写它像人一样洗净了灰尘和污垢,仿佛在夸耀着自己。指名感情朗读。 (3)天晴了,低垂了头的小白菊小心地、缓缓地迎者阳光,一瓣瓣地舒展绽开,开到极度。(结合词语胆怯、绽透理解) 师:默读描写小白菊的句子,说一说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作者写小白菊胆小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师小节:是啊,就连再娇小、再胆怯的小白菊都会在阳光中绽放自己最美的一面,可见生命的力量真是让人折服。指名感情朗读。 (4)凤蝶在阳光下煽动它美丽的翅膀。(结合词语书页、曝着理解) 师:这里的书页指什么?(体会比喻修辞) 师小节:美丽的凤蝶不但像人们一样自在悠闲,而且它那美丽的翅膀又像装饰了美丽色彩和智慧的书页。一切在作者的眼里真是诗情画意,谁能读出凤蝶的美丽。指名感情朗读。 师总结:通过第一小节的学习,让我们在雨后初晴在小径中看到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身临其境,为什么作者能写出这么美的诗文? 生: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拟人的表达手法。 生:因为诗人心思细腻,热爱大自然。 师总结:作者运用细腻的心思,怀着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的情感,虽然并没有直接描写,但是运用了拟人、比喻手法,赋予景物以生命,让我们感觉到“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怎么不让我们身临其境呢? 二、拓展思维,丰富画面。 1.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小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 2.指名反馈:诗歌描绘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结合词语阴霾、晕皱理解) 3.小结: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我们一起把这三行诗句读一读。 4.拓展思维: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吗?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 5.小结:雨后的景色多美呀!所以作者不断地倡议我们在天晴的时候出去走走,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节。 三、品味诗句、练习背诵。 1.自由诵读课文。 2.指名读一读。集体评议。 3.集体读一读。 4.熟读成诵。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做课后练习,完成一课一练。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