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_小学数学教师必备教案 |
范文 | 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与后、左与右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首先确立参照物,再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体会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准确的区分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猜一猜同学的位置。 教师说位置,学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一)学习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转身,把你周围的同学介绍一下? (1)出现两种情况: 说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介绍吗?) 说不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怎么介绍?) (2)比较,两种说法哪种更好? (3)原来我们可以用左右来介绍两边的同学,这样说真清楚,你也能这样介绍你两边的同学吗? (4)我们刚才用了哪两个词介绍我们两边的同学的?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板书:左右。 你的哪边是左边?右边呢? 指指你左边是谁?右边呢? 2、做游戏。 跟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脚向前一步…… 3、练习 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都在左边走呀? 组织学生讨论,像前后那样得到结果:面对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二)、学习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绍你的前后都是谁? (三)、观察课件,请你向大家介绍你看到景物 学生认识上、下 三、巩固练习 46页试一试。 1、看参照物。 2、说出相对应的前后左右的车。 47页练一练 1、左右的练习。 2、相对性的靠右行走(公共道德) 3、思考题: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2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请看幻灯)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示答案)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幻灯展示答案)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四、拼图大比赛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钟表 (一)听音乐《在钟表店里》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好像是敲钟的声音。 生:是寺庙里和尚敲钟的声音。 师:我们听到的是钟表店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 板书:认识钟表。 (二)看主题图,感受生活中的知识应用 师:听完了音乐,我们去小红家看看。 (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走到7点整,小女孩起床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小女孩起床了。 生:我发现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到7点时,小女孩就起床了。 生:早上7点时,爸爸就催小红起来上学了。 师:小红每天早上都在7时准时起床,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7时,我们也要学习小红,遵守时间,按时起床、上学。 二、认识钟面 (一)看钟面 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每组一个实物闹钟。)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钟,知道小红是7时起床,那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钟表兄弟的脸上到底有些什么呢,请组长拿出闹钟,我们一起来观察钟面。 (二)说钟面 生:我们看到有三根针在工作,我们还知道它们叫时针、分针和秒针。 (请这一组到投影仪下指出三根针) 师:那谁能告诉大家三根针分别是怎样的? 生:短短胖胖的是时针,再长一点的是分针,最长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师:哦,今天我们得委屈一下秒针弟弟,我们暂时不去理他,先来和时针和分针交朋友,好吗? 生:我还看到钟面上有12位数字宝宝。 生:老师,我们组发现钟上有一格格的东西。 归纳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长的针叫分针,短短的叫时针。 (课件画面钟的12个数,时针、分针闪动。) 三、认识整时 (一)会看整时 1.教师在钟上拨一个时刻5时。 师:你知道这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看的? 生:5时,我看到时针在5上嘛。 生:他讲得不好。先要看分针指在12上,然后我发现时针指着5,就说明是5时。 师归纳:很多小朋友都会看,真能干! 当长长的分针指12,时针指5,就是5时。 (教师贴上5时的钟面,板书:5时) 2.巩固:教师拨2时、12时,分别问学生表示几时。 (二)会拨整时 1.师:我们每天在上午10时开始上第三节课,请你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0时。 (反馈:投影下展示操作结果。) 师:你是怎么拨的? 生:我先把分针拨到12上,再拨时针指着10。 2.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拨,另一个说出是几时;也可以一个小朋友说自己喜欢的时刻,让另一个小朋友拨一下。 (三)会认电子表 1.创设生活情境。 师:今天早上老师要在7∶00上班,到校门口时看了一下手机(课件显示手机“7∶00”闪动),你知道老师有没有迟到?你是怎么想的? 生:没有迟到,刚刚好。 生:没有。手机上说现在就是7时。 师:你是怎么看的? 生:中间两个小圆点,后面有两个0,说明是刚刚好,没有多出来,前面是7,就是7时。 师:你的意思是说小圆点后面两个0,是表示整时,对吗? 生:是的。 师:这位小朋友知道的知识可真多,对的。我们在看手机上这样的时刻时,中间有两个小圆点,如果后面是“00”,那么前面写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7∶007时 (课件显示电子表11∶001∶00) 师:你知道这表示几时? 2.联系生活。 师: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样表示时间的? 生:我的电子表上。 生:我爸爸的电脑上也有。 生:我们家的VCD上也有。 生:我发现新的“83路”车上也有这样的钟。 师:老师在生活中也发现了许多这样表示时间的。 (投影展示一些票据如船票、超市收银单、银行结账单等) (四)游戏:找朋友 用录音机放音乐:《找朋友》 师:请每一小组内表示同一时刻的小朋友走到一块儿握手。 内容: 抽一小组,和他们一样的小组骄傲地拍两下手。 四、快乐数学大转盘,联系生活中的一天 转盘制作: 师:老师看到冬冬的一篇日记,记着一天里他干了些什么,请你们小组合作又分工,看看日记,然后根据画面拨出钟上的时刻,最后把日记写完整。 小组看、拨、转、写,忙得不亦乐乎。抽一小组反馈结果。 师:你觉得你们组这样做怎么样? 五、初步了解时针一天转两圈 师:星期天,明明和英英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让我们先来听一个电话。 师:猜一猜,两人会不会按时见面?为什么? 小组讨论: 生:我想会的。他们说好时间又说好在什么地方。 生:我想不会。有可能明明迟到了。 师:那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再来听一个电话。 师:从刚才这件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下次和别人约会时,要说清楚是什么时候。 生:8点钟有上午的,也有晚上的。 生:一天中有两个8时。 课件显示时针走一圈。 师归纳:一天里时针要走两圈,有上午的8时,然后到了中午、下午、傍晚,又有了晚上的8时。想想,冬冬的日记上还应该补充一些什么?在下课后把它完成。 六、总结,实践应用 (一)知识梳理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钟表兄弟在嘀嗒嘀嗒地跑步,时间就这样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再也不回来了,我们从小要珍惜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二)学以致用 师:用今天新学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星期天。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4——5页1——5 的认识例1——例3 教学目标:1、对1——5各数感性的认识 2、 培养良好的习惯 3、 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1、边摆边数数 2、由抽象的数到物体可一表示什麽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特别是数字,我们常常用,请你仔细听,找找老师说的下面的这句话中有那几个数字:小红书包里面有1个文具盒,2本书,3个本子。你能象老师这样用数字说一句话吗? 二、教学例1 (1) 出示图,看图,用数字说一句话 (2) 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意吗? (3) 按照数字顺序从1说道5 三、教学例2 (1) 摆学具数数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从1到5 92)在黑板上写1——5,请学生 在黑板上数字上面百圆 (2) 老师指圆,学生说数, 问:3个圆片用几表示?5个圆片呢?…… 老师指数字,学生说圆片。 问:3用几个圆片表示?4呢? 四、教学例3 刚才用数字2表示2个圆片,2还可以表示什麽? 看书5页例3 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使的物体。 小组讨论:说说3、4、5可以表示什麽? 全班交流 五、课堂活动 6页 1题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5页例4,6页课堂活动3、4 ,12页练习一1、2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1——5的认识 2、初步感知1——5各数的联系,变化,感悟数序 3、初步学会用手指比,划,涂,写1-5 4、操作分小棒,亲身体验探索数的分解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1-5各数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1——5个,小朋友们能用手来表示吗? 二、教学例4 1、 看书例4,共右个要求:比,划,读,写,想想,你认为小手和小嘴怎样分工最合适?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2、 根据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练习后小组交流 3、 书上有这样一句话,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吗? 4、 教学在田字格里面规范书写 91)让学生说1——5的形状 (3) 老师示范,学生书空 (4) 学生练习 三、课堂活动 1、 6页 1,写数 2、 6页 3,圈一圈,写一写。 出示这些图,引导学生看懂题意。 3、 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谁的方法多。 独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12页1、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5 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立体图、平面图) 5、用自己的办法把他们图形画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课堂活动。 1、小明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小明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小明的不一样。 五、课堂小结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六、布置作业 2、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爸爸和妈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_小学数学教师必备教案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