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数学教学方案2023幼儿园教案大全 |
范文 |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应该怎么设计幼儿数学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数学教学方案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数学教学方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识别各种特征的笔,尝试按笔的不同的特征进行一维、二维的分类。 2.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蜡笔,油画棒(红黄两色)各4支,勾线笔、铅笔(红黑两色)各40支,篮子若干,托盘若干,蒙氏架两个。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知一维 1、师:你们知道制笔厂吗?(是生产笔的地方)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制笔厂帮忙好吗? 工人叔叔生产的第一批笔就放在你们的凳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笔?(油画棒、蜡笔)那跟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呢?(颜色、粗细、高矮、种类) 小结:工厂里的叔叔请我们帮忙,要给这批笔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师:那怎么分呢?他们的第一道工序给了我们两个标志,你们说怎么分? 小结:刚才我们根据男孩、女孩的标志把笔分了一次。看看第二道工序可以怎么分呢? 2、第二道工序,给我们准备了两个笔筒请我们把笔放进去,那我们可以怎么分呢?请两个小朋友来操作,提问:为什么这么分? 请男孩子、女孩子根据不一样的一维分笔。贴上标志。 小结:刚才我们按颜色分,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进行二维的示范练习操作 1.你们干的太好了,制笔厂又生产了一批新的笔,你们看有什么笔?(水彩笔、铅笔) 他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种类、有盖无盖、长短) 2.那看看我们又能帮什么忙了呢?工作人员给了我们4个笔筒,他会请我们怎么做呢?(按照标志把笔分放到各个笔筒)不会回答的话,提问:笔筒上有什么?(标志)我们看看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_水彩笔”“绿色的铅笔”“_铅笔”“黑色的水彩笔”四个笔盒。 一个个笔筒解说,教师示范两个笔筒,其余两个请幼儿操作。 3.这个工序怎么做你们明白了吗?那好,请你们每个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笔筒上的要求完成这道工序。完成以后请把笔筒放到货架上。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检验小结:看看分对了没有? (三)结束活动 1.师:你们真棒,瞧,制笔厂的厂长要来夸我们了。(请一个老师来夸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给每个孩子一支笔) 2.在给孩子送笔的环节中,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四、活动结束 幼儿数学教学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学习知识,充沛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笼统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6的第三、四组加减,掌握算式:1+5=6 2+4=6 3+3=6 4+2=6 5+1=6 【活动准备】 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写有6的第三、四组加减算式,小奖品若干。 学具:每人一个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礼物,增进感情,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真高兴,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是专门用来奖励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的奖品。小朋友不要担心,只要你们大胆动脑筋考虑问题,就一定能够拿到大奖,你们有信心吗? 二、展开: 1.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复习6的第一、二组加减。 师:"你们听,老师朗诵儿歌了"新年到,放鞭炮,你一炮,我一炮,快快乐乐放鞭炮。"哎!鞭炮在哪里呢?快找找呀?找到了打开看看,上面写的什么?原来是加减算式,怎么放鞭炮呢?假如小朋友能够洪亮完整的念出算式和得数,就会听到"嘭啪!响炮"的声音,假如念错了,就会听到"嘶哑炮"。谁第一个来?请幼儿拿着自身的算式到前面来读,读完后站在幼儿面前。依次请其他幼儿前来参与游戏。 引导观察问:"这些都是与几有关的算式?"小结:对,刚才游戏中的算式是6的一局部加减算式,今天老师来教小朋友用一种新方法学习8的另一局部加减算式,你们赞成吗?好,我来问你们一个问题,你知道8的加减算式是怎样得来的吗? 2.引导幼儿观看课件二:探索发现组成式与加减算式的关系,明确加减算式中的交换率和逆运算。 师:请看这里,6+5=6、5+1=66-1=5、6-5=1这是小朋友学过的6的一组成式,我们一起来读一下:6能分成1和5,1和5和起来是6。引导幼儿说出:"1和5是局部数,6是总数",两个局部数合起来是总数,合起来就是"加"的意思,因为1和5合起来是6,所以,我们得出了算式:1+5=6;再根据加号两遍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我们又推出了5+1=6,这就是加法算式的由来;那么,那么减法算式是怎么得来呢?在组成式中,6是一个比较大总数,1和5是小的局部数,总数去掉一个局部属等于另一个局部数,去掉就是"减"的意思,所以,我们得出减法算式6-1=5,这就是减法算式的由来。在减法算式中有这样一个规律:等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算式仍然成立。用数的组成式来学习加减算式,这就是王老师今天要交给你们的巧方法。问:"一个组成式能推出几个算式呢?"几个加法?几个减法? 小结:一个组成式能推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你们明白了吗?现在我就来考考你们。 3.播放课件三,幼儿进行自我操作探索,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师:你们看,624引导观察组成式,使幼儿明确总数和局部数。根据这个组成式,能推出几个加减算式呢?请小朋友快快用你的笔写出来吧,比一比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预备开始: 幼儿利用新的组成式推理算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注意个别辅导,照顾个体差别。提醒速度快的幼儿可以互相交流,小声读出自身的所摆得算式。 4.集中幼儿,归纳总结。 问:"谁来念自身的算式?""为什么2+4=6呢?"小结:因为2和45合起来是6所以,2+4=6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得出4+2=6。6是总数,总数6去掉局部数2,就等于另一个局部数4,所以6-2=4,6-4=2。以同样的方法学习3+3=66-3=3。在归纳时,注意引导观察,"这次,你推出了几个算式?为什么只有两个算式呢?"因为在这个组成式中,两个局部数是一样的,交换位置后结果还是相同的。注意随时为幼儿的胜利颁奖。 5.概括6的第三、四组加减算式: 1+5=6、5+1=6、6-1=5、6-5=1、3+3=6、6-3=3,引导幼儿集体读出算式。小结:今天小朋友表示的很棒,积极动脑,回答问题,寻找规律,书写算式,人人都是"智慧之星",为自身鼓掌祝贺! 6.游戏"小商店"复习加减。 刘老师为了向小朋友表示祝贺,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喜欢玩的玩具和用具,介绍:在3号区有小汽车玩具,4号区有毛毛玩具、2号区有铅笔盒、6号区有书包,请小朋友凭卡领取,在小筐里有若干写有6的三、四组加减算式卡片,每人用一张卡片领取物品,要求是:得数是几,就到几号区领取,领取后可以去告诉身后听课的老师,你从几号区领取的玩具,为什么? 三、结束:引导幼儿,到户外去观察,自然结束。 师:小朋友!咱们抱着自身的收获,到楼下和其他班小朋友一起来分享我们的收获好吗?自然结束! 幼儿数学教学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图形的方法,测量面积,比较面积大小。 2、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尝试的精神,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画有坐标点和花园的作业纸每人两份;铅笔、橡皮每人一份 2、正方形图形若干;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出示小猪)小猪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了一个大花园,(出示花园)老师要来做回设计师,帮小猪把这个花园打扮的漂亮一些。 二、 学习活动 小朋友,花园铺好了,漂亮吗?那么这个花园有多大呢?不知道了吧!那么老师再问你,这个花园有多少个正方形合起来那么大呢? 1、小朋友点数正方形(默数) 2、师幼齐数(老师一个个拿下来数) 3、小结:用什么方法不容易出错 小结:这个花园有18个正方形合起来那么大。 三、 引导实践 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了花园的大小(数正方形)可是这样一个一个的放上去,再一个一个地拿下来数是不是太麻烦了。你们还有其他更简单更方便的办法吗?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鸡、小兔、小猴、还有小羊的花园,我们来试试算算他们的花园都有多大? 1、幼儿尝试。通过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得出花园的面积有多大?并把结果记录在( )里。 2、讨论、交流 a你算的花园有多大?你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b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才不容易出错? c你觉得谁的办法? (做标记、标数字) 3、再次尝试:用一边数一边做记号或标数字的方法,准确得出花园的大小。 4、总结:原来他们的花园虽然形状不一样,可是他们的大小都一样。 四、 比较大小 小兔和小公鸡看到小动物们都设计了一样大小的花园,又给自己的花园做了修改,还铺上了漂亮的颜色,你们想不想看看?(教师出示两个相同个数三角形、不同个数正方形的花园)可是他们却吵了起来,小兔说:“我的花园大。”小公鸡说:“我的花园才大呢!”小朋友我们来给他们帮帮忙,到底他们俩的花园谁的更大一些呢? 1、说说两个花园与刚才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多了三角形) 2、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呢?(分别数出正方形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填在相应的( )里 3、幼儿猜测谁的面积大 4、教师验证结果。老师将正方形和三角形拿下来,放成上下两排做对比,得出小公鸡的花园要比小兔的花园大。 5、给小公鸡的花园打上★★,给小兔的花园打上★。 五、 幼儿练习(引导幼儿算出正方形和三角形个数都不一样的花园面积) 小公鸡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可不服气了,它又悄悄地在自己的花园上加 了两个三角形,它想:小兔只比我多了一个正方形,现在我比你多两个三角形,这回我的花园肯定比小白兔的大了!小朋友,小公鸡的花园真的比小白兔的大吗?请你们赶紧仔细想一想。 1、 幼儿回坐位操作练习后猜测大小 2、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引导幼儿得出两个三角形的大小等于一个正方形的大小) 3、给小兔也加上一个五角星。 六、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们知道两个正方形和四个三角形谁大谁小呢?明天告诉你们自己的老师好吗? 幼儿数学教学方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各种图形、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课程资源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 1.情景:(出示请柬)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呀? 这呀是图形王国的国王给老师送来的请柬,说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2.通过寻找,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观察图形,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引出梯形。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呀?它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出示梯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屈.老师教案网)几个角?跟什么图形象呢? 2.比较长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 (出示正方形)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去比较相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不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四个角也是一样大的。 梯形,一条边短,一条边长,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你觉得它的斜边像什么? 小结:这种形状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3.梯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 (教师演示)这样还是不是梯形呀? 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们怎么放,都是梯形。 4.认识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听说梯形宝宝还有许多兄弟姐妹呢,你们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叫梯形, (出示直角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只有一条边是可以当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它的两条斜边是一样长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结:梯形宝宝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组操作,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图形国王还想考靠小朋友们,出了一些难题,摆放在那边的桌子,我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呀? 涂色:让小朋友在很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折一折、剪一剪:让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折、剪出梯形来。 装饰梯形:从很多图形中将梯形找出来,进行装饰(如梯形饼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楼梯、梯形花盆、)(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共同检验小朋友的操作。 四、通过寻找梯形,加深对梯形的认识 国王说,我们小朋友这么能干,都通过了他的考验,所以请我们去参观图形娃娃们的表演,你们开心吗?那就出发吧! 1.让幼儿在活动室能张贴的图片造型中找找、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2.鼓励全体小朋友寻找,跟同伴或老师们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幼儿数学教学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一个数字都有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 3、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 2、动物房子图片,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兔子、猴子、狐狸) 3、空纸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风景优美的树林里,一条小河缓缓地流着,小树林旁边有一栋漂亮的楼房, 里面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一看里面都住着谁,好不好? 2、教师出示有小动物楼房的图片 分别是:小狗(一楼)、小猫(二楼)、兔子(三楼)、猴子(四楼)、狐狸(五楼) 谁能说出这些小动物的邻居是谁? 3、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的左右邻居是谁? 幼儿互动,教师观察。 4、教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想找邻居,你们想不想去帮帮他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5、教师出示1-----10数字卡片 让幼儿知道任意数都有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 6、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二、游戏 1、游戏一:找朋友 幼儿身上带好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对方,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 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2、游戏二:摸彩票 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大家一起玩。 3、游戏三:找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幼儿数学教学方案2020幼儿园教案大全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