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幼小衔接美术活动方案
范文
    幼儿美术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主要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幼小衔接美术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小衔接美术活动方案1
    一、活动时间
    20__年6月12日(星期五)上午8:30——10:00
    二、活动地点
    幼儿园大门口(如遇下雨多功能厅)
    三、参与对象
    中班组部分幼儿及家长
    四、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每班一大幅画,亲子共同作画
    五、绘画主题
    童心·同梦
    六、活动目标
    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的创作过程中放飞童心,梦想未来。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使亲子间情感的交融更加亲密,使家园教育更加快乐、和谐。
    七、活动要求
    1、绘画内容要结合主题,现场作画。
    2、作品是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
    3、画面要整洁,布局要合理,颜色搭配协调。
    八、活动准备
    白色长布每班一条,颜料、调色盆、颜料笔、铅笔等。
    九、活动流程
    1、各班教师交代介绍活动。
    2、幼儿、家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完成后整理画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4、作品展示与欣赏:“童心·同梦”亲子绘画作品,展示在幼儿园过道内,老师、家长、孩子一起欣赏。
    幼小衔接美术活动方案2
    一、美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注意观察生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认真,有耐力和毅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引导幼儿学习初步的绘画,收工的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习多种绘画、手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大胆地进行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
    5.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粗浅的美术知识,引导和帮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二、本学期美术活动分目标
    1.积极引导幼儿参加绘画活动,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体验绘画的乐趣。
    2.引导幼儿认识逐步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继续培养幼儿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势。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习惯。
    4.认识红、黄、绿、蓝等颜色,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5.学习用点、线和简单的形状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特征。
    6.引导幼儿学会涂染的方法,大胆的画出物体的基本形体特征。
    7.引导幼儿参加各种手工活动,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及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训练幼儿手指的灵巧性和手眼、脑的协调发展。
    8.初步学习撕纸和粘贴的方法,学习用胶水、糨糊等粘贴一些简单的物体形象。学习用面状材料按对角折,对边折的方法折一些简单的物体形象。
    9.引导幼儿认识做泥工的工具和材料名称,初步学会用搓、团、压等方法塑造简单的物体形象。
    10.通过欣赏,培养幼儿的学画兴趣及集中注意力观察欣赏作品的习惯。
    三、美术教育活动内容
    1.绘画。
    (1)引导幼儿逐步认识和学会使用彩色水笔、蜡笔、油粉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材料。
    (2)训练幼儿地握笔方法和作画姿势,手眼保持一定距离,握笔自然。
    (3)认识红、黄、绿、蓝、黑色。
    (4)学习用涂色、添画、手指画、棉签画、印画、命题画、意愿画等形式和简单构图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力。
    (5)学习用点、竖线、横线、斜线、曲线、涂染等方法及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表现幼儿熟悉的物体,如花、太阳、树木、车辆、动物等。
    2.手工
    (1)学习撕贴长方形,学习用圆形材料粘贴出物体的基本性状及其他不规则的形状。
    (2)认识泥工的工具材料的名称,学习用团圆、压扁、搓、捏等方法塑造棒棒、刺猬、蛋等简单的物体形象。
    幼小衔接美术活动方案3
    一、设计思路
    孩子进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目标。结合这两方面,我选择了这个题材,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无用的瓶子,并加以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这就是我选材的意图。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无用的瓶子经过装饰可以美化环境。
    2.通过对各种投入材料的联想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立体装饰瓶。
    三、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毛线、麻绳、干花、餐巾纸、玉米、辣椒干、树叶、即时贴、彩绳等)。
    四.欣赏作品。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引导构思、联想组合-自主选材、想象制作-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活动。
    1.带领幼儿观察延中创意室内的各种欣赏作品。
    2.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及各种装饰材料。
    3.激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意装饰的愿望。
    (二)引导构思,联想组合。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三)自主选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幼小衔接美术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洁工为我们大家服务
    2.把分开的心形图画粘贴起来,
    3.用感恩的心情去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清洁工的录相。
    2.剪刀、画笔、油画棒、纸。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现在我们先来看一段录相"
    "录相看完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啊?"
    幼:清洁工在扫地,在打扫卫生,在检垃圾。
    师:那你们想一想,要是没有这些清洁工阿姨,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幼:很脏,垃圾很多
    师:清洁工阿姨,叔叔为了保持我们城市的清洁,非常辛苦。我们大家都很感谢他们,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该送给他们什么礼物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感谢呢?
    幼:花、贺卡
    2.示范、讲解做贺卡的方法
    师:有的小朋友说啊,可以做贺卡送给他们,那我们今天就来做贺卡,好不好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张老师已经做好了几张贺卡,你们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教师操作,把几张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好看的像灯笼一样的贺卡了!
    师:恩,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待会你们做的时候可以和老师做一样的,也可以做不样的,我要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较能干,可以做出不样的?
    3.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4.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说出一句感恩的话。
    幼小衔接美术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认识番禺土特产——莲藕,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莲藕内部纹路特征。
    2、能大胆地根据莲藕的内部纹路特征合理地组合、制作彩印画,体验创作的快乐。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莲藕若干个,菜板、菜刀各一。
    2、蘸有颜料的抹布若干,盘子、纸张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你知道莲藕是番禺哪个地方的特产?”
    师:“你们吃过莲藕吗?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认识莲藕是万顷沙的土特产。
    2、出示准备好的莲藕,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师:“那莲藕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大胆进行猜测,请幼儿说一说。
    3、验证猜测结果:教师现场切开莲藕,请幼儿进行观察、交流,发现莲藕内部特征。
    4、制作彩印画。
    (1)引起幼儿对莲藕内部纹路的兴趣,加深印象。
    师:“你看到的莲藕切开后是什么样的,你喜欢里面的花纹吗?”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2)出示印有莲藕内部纹路的图画请幼儿观察并猜测做画方法,然后进行介绍。
    (3)介绍活动材料和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画步骤:选择自己喜欢颜色,将莲藕平的一面蘸上颜料,然后用力在纸上按下,再垂直提起,多次选择进行组合,边印边进行构图。
    5、欣赏作品、交流作画感受。
    鼓励幼儿间相互欣赏并大胆向同伴介绍。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18: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