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日记7篇 |
范文 | 寒衣节,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每日一记,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带来:寒衣节日记。 寒衣节日记1 农历十月初一 星期六 小雨 今天是寒衣节,这个节日是给死去亲人寒衣的,所以我们上坟去了。我们带了好吃的东西有:酥饼、江米条、小面包、水果和肉等。妈妈说这些是贡品。摆好贡品,我们开始给爷爷烧纸钱,还有纸做的衣服、被子,这就叫做寒衣。给爷爷上过坟,我们就去采花了,我们采的是菊花。然后,我们再去给外婆上坟,我们把菊花在坟上给外婆放一点。然后就去二姨和舅舅家玩,然后,我们就回家了,我们真开心啊! 寒衣节日记2 今天是公历十一月十五日,农历十月一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可能同学们都不是很清楚,但是老年人都知道:今天是给逝去的亲人送寒衣、烧纸钱的日子。 活在阳世间的人们感觉到寒冷了,活在阴世间的灵魂也会感觉到寒冷;阳世间的我们冷了知道拿钱去消费,买衣服御寒,而阴世间的亲人们只有等他们的子女给他们烧送寒衣和纸钱来过冬。所以人们大都选择在这一天之前就给阴世间的亲人们烧送寒衣和纸钱,好让他们早点御寒。 寒衣节日记3 十月一日,亦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 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寒衣节日记4 今年的寒衣节正好是二十四节令的小雪。但事实上这天没下小雪而下了小雨,而且连绵了两三天。雨不大、不烦、不寒。一切都是那么惬意,不由你想来到野外,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吕型伟从教七十年散记感受不同的生活,这会儿的田野安详、静谧,一片片,一行行枣树行子间有一些新绿不由自主地打动了你,那是西北地区的越冬植物———油菜,在雨水的浇灌后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掐了些油菜叶,这可是我们感受过的无上美味:用水一焯,一调。 寒衣节日记5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和清明节一样同属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人们习惯叫“十月一”。 这是家乡的风俗,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给逝去的人送寒衣。送寒衣,其实就是用纸剪做,用棉花籽填充的纸棉衣、纸棉裤和纸单衣等。天黑时分,在各自的家门口,将做好的棉衣棉裤烧了,送给在另一个世界的先人们。火光中,嘴里念叨着给先人们要说的话,有祈福的,有说心事的……所以十月一日送寒衣,是特别认真细致的事,它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寒衣节日记6 寒衣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祭奠死去的亲人并送去过冬用的纸剪成的衣服和裤子鞋、袜等。 今年是我奶奶的的第四个寒衣节。早上十点半,我、哥哥、妈妈、爸爸、姑姑、姑父一起去灞陵祭奠奶奶,很快我们来到了奶奶的墓碑前,妈妈和姑姑先把墓碑清扫干净之后,爸爸把买的塑料花挂在奶奶的墓碑上,显得格外漂亮。 祭奠仪式开始了,我和哥哥献上了鲜花,妈妈和姑姑献上了水果和蛋糕,这时姑夫和爸爸点燃一炷清香插进香炉里,大家都显的格外庄严。 三鞠躬之后,爸爸和姑姑念叨地说:“妈妈,我们过的很好,放心吧!我们给您送去了衣服和钱,请您享用吧!” 祭奠活动很快就过去了,寒衣节让我明白了要孝顺爸爸妈妈,对他们要有感恩的心情! 寒衣节日记7 昨天是寒衣节,我买了一些纸钱和白纸回老家为过世多年的爷爷奶奶送寒衣。据老人说,用火焚化了的白纸到了阴间,就会变成布匹,去世的亲人可以用来做寒衣。据父亲说,我们祖籍在距离现在的老家较远的山区,是大约40年前因为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差,才在亲戚的介绍下举家迁移的。早在迁来之前,爷爷就去世了;奶奶去世也有30年了!从我记事时起,每年春节、清明节和寒衣节父亲都要照例去奶奶的坟前和离家不远的十字路口为爷爷、奶奶烧化纸钱、纸衣,寄托缅怀。等我稍大一点的时候,也就每次都和父亲一起去。因为我能陪他去,父亲仿佛很欣慰。 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日记7篇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