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招生简章 | |||||||||||||||||||||||||||||||||||||||||||||||||||||||||||||||||||||||||||||||||||||||||||
内容 | 一、学校简况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丽江教育学院和丽江民族师范学校于2001年组建的丽江教育学院。原丽江教育学院始于1978年,原丽江民族师范学校始于1906年,经过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传承与融合,合并后的丽江教育学院于2006年成功改制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目前学校开设有50个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英语教育等17个教育类专业和旅游管理、艺术设计、会计等33个非教育类专业,已形成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等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占地1148.02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2.7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5459.1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76.50万册。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6359人,在职教职员工430人,专任教师34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01人(其中博士10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12人(其中教授19人),“双师型”教师159人,云南省高校教学团队3个,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工作室4个,云南省教育功勋奖获得者1人, “云南省师德标兵”荣誉称号获得者1人。有来自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职教师165人;建有101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13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有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示范实习实训基地6个。拥有2项国家级(其中1项为子项目)、64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连续两届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三年毕业生的年终就业率均超过98%,连续四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二、学校办学定位 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丽江,服务滇西北,面向云南,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坚持培养“品德好、专业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三、办学优势与特色 百年师范教育的积淀,38年的专科办学实践,学校秉承“德高业实,丽泽三江”的校训,形成了“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地方重点产业、服务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特色和优势,为滇西北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丽江、迪庆、怒江“中小幼教师人才辈出的摇篮”。 四、发展目标 “十三五”是学校转型提升期,即向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院校。 五、校名、校址、办学层次、办学性质和颁发证书 (一)全称: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二)校址: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 (三)办学层次:学校具有招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专科学历教育资格 (四)办学性质、形式和类型:我校是省属“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部标代码为14015 (五)学历证书:合格毕业生可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六、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和收费标准 (一)2016年普通专科师范类招生计划注:以上计划最终以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为准
![]() ![]() 七、录取要求、录取规则 (一)报名、考试、填报志愿——按各省招办的统一规定执行。 (二)报考艺术、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并通过由省招办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三)录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招生政策,认真贯彻实施“阳光工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及纪委的全程监督。 (四)外语语种除英语专业外,其余专业(类)均无外语应试语种要求。 (五)各专业不限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对同一志愿的考生,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按文化(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具体录取规则为: 1.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生源省(市、自治区)的相关规定,包括加分或降分等政策,以考生的投档分(高考分加照顾分)进行录取。 2.尊重考生的专业志愿。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采用专业志愿优先方式。第一志愿专业落选,再根据考生成绩和意愿按参考志愿顺序录取。各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如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均未能录取,对服从调剂者,调剂到未录满专业;对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 3.艺术类专业和体育类专业,在体检、文化考试与专业考试成绩合格的前提下,按专业分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择优录取。 4.其它招生要求和录取规则按各省招考办公布的招生章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5.我校预录取的考生,经省招考办审定后,学校按考生所填写地址寄发录取通知书。考生凭通知书办理相关入学手续。不按时到校报到注册的新生作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以虚报、隐瞒、欺骗等违规手段取得录取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出,取消入学资格,若已取得学籍的取消学籍。 八、学生助学及奖励措施 (一)学校助困的主要措施 学校专门设置有帮困助学基金,通过设立勤工俭学岗位,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发放临时生活补助等措施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贫困家庭学生还可根据国家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在学生生源地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二)国内外的各类资助 丽江市红十字会、丽江市慈善会等每年都对我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 (三)奖学金制度 按年度对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奖励主要有以下几种: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学校每年还进行“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对入选的学生,发放一定数额的奖金。 (四)五年一贯制大专中职阶段资助政策 1. 家庭经济困难的五年一贯制大专一、二年级学生每人每年可获得国家助学金2000元。 2. 五年一贯制大专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 九、考生答疑 (一)在同类院校中,你校具有哪些优势? 1.我校是省属公办高校,具有38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办学规范,社会声誉良好,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各类专业人才。 2.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专业建设有特色,201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专科办学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拥有的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数量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充分反映了我校办学的水平与实力。 3.学校的地理优势十分明显,位于三项世界遗产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中国十佳魅力城市——云南丽江市古城区。丽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提供了极佳的环境。 (二)你校的办学规模如何?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专科学生6359人。 (三)你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如何?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员工430人,专任教师34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01人,其中博士10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1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93人;有“双师型”教师159人;有来自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职教师165人。有云南省高校教学团队3个,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工作室4个,云南省教育功勋奖获得者1人, “云南省师德标兵”荣誉称号获得者1人。学校注重教学质量,严格教学管理,不断推进教学改革,规范教学行为。做到认识到位、制度到位、设备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重要保证。 (四)你校的奖学金、对家庭贫困学生资助政策措施及助学贷款情况怎样? 为了鼓励学生自强不息、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保证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业,我校结合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政策,努力争取国内外的各类资助,学校专门设置有帮学助困基金,实施了奖、助、贷、补、减等一系列奖助学金的办法及措施。 (五)你校录取的学生是不是国家承认的统招生? 我校录取的学生为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录取的统招生。凡修业期满,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者,可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层次的普通高校毕业证书。 (六)你校毕业生能否进一步升入大学本科深造? 只要刻苦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基础,并通过计算机及外语等级考试的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本省“专升本”统一考试,录取后升入本省本科院校就读大学本科相应的专业。近三年,我校通过考试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2014年考取130人,2015年考取184人,2016年截至目前考取200人。 (七)你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和形势如何? 我校实行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多方位满足社会需求。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外语、计算机应用等能力的培养。学校设有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及职能部门招生就业处,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我校2012年至2015年的年终就业率分别为:97.1%,98.3%,98.4%,98.84%。2012年至2015年连续四年获省教育厅“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八)如何填报你校志愿? 近年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数不断增加,从第一志愿的考生中已经基本能完成招生计划。建议愿意就读我校的考生以专科第一志愿填报,专业志愿栏首先填写最倾向的专业;其次,为了确保录取,填写上较喜欢的专业,并填写服从专业调剂。 (九)学校录取批次和分数线如何? 我校在云南省录取批次是“高职(专科)”批次。按高职(专科)分数线投档录取。 (十)学校去年录取的文理科最高分、最低分如何? 2015年我校文史类各专业本省录取最高分468分,最低分415分。理工类各专业本省录取最高分429分,最低分368分。 (十一)学校的食宿条件和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校内建有多个大型综合食堂,可以满足2000多人同时就餐需求。 住宿收费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费,学生公寓六人间每生每学年800元。 十、学校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新团片区 邮政编码:674199 联系电话:0888—3196076(招办) 传真:0888—3196369(招办) 学校网址:http://www.lj-edu.cn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