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暨南大学2017年硕士入学考试考试大纲(西方经济学) |
内容 | 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西方经济学原理,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考试内容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主要部分。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1.供给和需求 2.市场机制与市场均衡的变动 3.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4.政府干预——价格控制的效应 二消费者行为 1.消费者选择 2.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3.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4.消费者剩余与网络外部性 三生产 1.生产技术 2.一种可变投入要素(劳动)的生产 3.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 4.规模报酬 四生产成本 1.成本的测度:哪些成本重要? 2.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3.长期与短期成本曲线 4.两种产品的生产——范围经济 五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1.完全竞争市场 2.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利润最大化 3.选择短期产量与竞争性厂商及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 4.长期产量选择与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六竞争性市场分析 1.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2.最低价格、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 3.进口配额与关税 4.征税或补贴的影响 七市场势力:垄断与买方垄断 1.垄断势力的来源与社会成本 2.买方垄断与买方垄断势力 3.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4.有市场势力的定价 八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1.垄断竞争 2.寡头垄断 3.价格竞争 4.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九投入要素市场 1.竞争性要素市场 2.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3.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4.有垄断势力时的要素市场 十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1.一般均衡分析 2.交换与生产的效率 3.信息不对称市场 4.外部性与公共品 十一宏观经济数据 1.国内生产总值:基本概念、核算方法和核算体系 2.消费者价格指数 3.失业率 十二国民收入的来源与分配 1.总供给方:长期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分配 2.总需求方:总需求的构成 3.产品和劳务市场及可贷资金市场 4.乘数效应与挤出效应 十三货币与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成因 2.通货膨胀的影响 3.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十四经济增长理论 1.新古典增长理论 2.新增长理论 十五经济波动导论 1.宏观经济学的时间范畴 2.总需求 3.总供给 4.稳定化政策 十六IS-LM模型的建立 1.产品市场与IS曲线 2.货币市场与LM曲线 3.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十七IS-LM模型的运用 1.运用IS-LM模型解释经济波动 2.对大萧条的经济解释 十八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 1.开放经济中的贸易、资本流动和汇率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3.不同汇率制度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运用 4.国际利率差别的原因及影响 十九总供给与菲利普斯曲线 1.三种总供给曲线 2.通货膨胀、失业与菲利普斯曲线 二十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 1.稳定政策 2.政府债务 二十一经济学前沿动态与经济热点分析 第三部分考试形式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满分150分,分值比例 微观经济学约50% 宏观经济学约50% 四题型比例 选择题约30% 计算题约30% 问答题约30% 案例分析题约10% 其他题型按需设置 五参考书目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