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2015年申论热点解析邻避效应
内容
    【含义】
    “邻避效应”指居民或当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及采取的强烈和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
    【案例展示】
    近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部分群众反对当地拟新建垃圾焚烧厂,并自发上街表达诉求。记者从惠州市委宣传部证实,网络上所提及的“垃圾焚烧厂”实际上为该市生态环境园项目。有关部门表示,群众表达诉求现场情况总体稳定,没有出现过激行为,当地政府将进一步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确定项目选址。
    该事件与今年5月初浙江杭州发生的居民抗议建垃圾焚烧厂事件,以及今年3月份广东茂名部分市民抗议px项目落地一样,都属于“邻避效应”的典型案例。政府部门规划经济项目或公共设施,产生的效益为社会共享,而负面影响则由附近居民承担,于是遭到周边居民的反对。这种“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大众心理,在社会学中被称之为“邻避效应”。
    【原因分析】
    地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而项目建在何地,一直困扰着地方政府。可以说,随着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居民对邻避设施的集体抵制行为也会随之增多,一旦部分居民采取极端的维权方式,还会造成不可控的局面。因此,当事件发生后,如果不及时化解,很容易使政策执行走向非合作博弈的死胡同,陷入“一闹就停”的窘境。
    【对策分析】
    规避“邻避效应”,不能止于某个设施的停建,或某个项目的迁移。这种“一闹就停”“欺软怕硬”的决策执行方式,只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要破解难题,政府部门和工程建设方都要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更广泛地听取公众意见,以求官民之间进行良性互动。工程建设方在规划、修建设施时,要科学决策、完善制度,并充分吸纳民众意见。比如,新加坡民众对px项目很放心,就是建立在公众的广泛参与、监督和政府的科普宣传、强力的污染惩戒措施,以及严格的风险控制流程等基础之上。
    “邻避效应”是社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也是民众维权意识增强的标志,我们不必过分担心这种现象的出现。特别是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创新管理思路,在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搭建一个良性互动的平台。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