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行测备考常识判断二十四节气考点
内容
    一、介绍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问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
    二、内容
    (1)春(立春2月4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天,
    (2)夏(立夏5月5日)满(小蛮)芒(芒种)夏(夏至)暑(小暑、大暑)相连。
    (3)秋(立秋8月7日)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霜降(霜降),
    (4)冬(立冬11月7日)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
    三、表征变化
    ①反映季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②反映太阳高度: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其中夏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时间最长;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时间最短;春分、秋分白昼、夜晚时间各半
    ③反映寒热程度: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④反映降水现象: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⑤反映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寒露、霜降
    ⑥反映作物的成熟、收成情况:小满、芒种
    ⑦反映自然物候现象:惊蛰、清明
    【真题-单选】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说法错误的是( )。
    A.雨水、谷雨反映降水现象
    B.立春、春分反映季节变化
    C.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D.小满、芒种与农作物成熟和收成相关
    B 【解析】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开始打雷,冬眠动物复苏。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