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备考面试真题解析(260)
内容
    【题目】
    2014年多地出台新规,进一步降低“多点执业”(俗称“走穴”)门槛,医师申请多点执业不再需要本单位出具“同意书”,同时一些地方多点执业地点数量不设上限。对此,你怎么看?有何建议?
    【解析】
    在我国当前医疗资源整体不足且分布不均的大背景下,“多点执业”是对均衡医疗资源,缓解大医院人流量过大,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等现象的一种有效探索,应该得到支持并在更大范围内实行。
    “多点执业”不是单纯的外出会诊或“走穴”。它鼓励优质医疗人才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有序流动,人尽其才的同时解决基层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渴望,能够缓解民营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紧缺和医疗技术薄弱等问题;它通过规范管理,在执业医师和执业医院之间建立明确的契约,明晰权责利边界,更好地规范医疗行为,最大可能地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几率。
    然而,从试点地区反馈的情况来看,“多点执业”推动医生流动的情况仍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有两点:
    从政策法规方面来看,技术准入和服务价格堡垒限制了医生的流动。现在的技术准入标准跟医院等级挂钩,能否开展相关手术主要取决于医院,而非医生是否具备相应资格,这就可能造成一些名医在基层医院无法展开拳脚。
    从观念方面来看,现行的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医生的多点执业,不少医生担心申请多点执业后,会被视为有“二心”,会影响自己的职称晋升,继而进一步影响跟职称挂钩的福利待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多点执业”这一政策更好更广泛地推广下去,我们必须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一方面要坚决遏制个别公立医院的过渡扩张。公立医院过渡扩张会抢占基层医院的发展空间,抽空基层医疗机构为数不多的人才,使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下降,也削弱了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的积极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医疗资源更进一步的不均衡,进而使得医生都往大医院去,无法形成医疗资源的有序流动。
    另一方面要改革现有的人事制度,建立健全医生临床评价体系。我们当前的人事制度导致对医生的评价主要基于对医院的评价,医生的名气常常隐藏在医院的招牌之下,因此,当前急需构建一个新的临床评价体系,比如做了多少台手术,难度系数是多少等等,通过数字和实践说话,对医生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