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新闻与传播理论)
内容
    一、基本内容
    新闻学部分
    (一) 新闻学主导理论
    重点掌握: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的理论要点和实践
    (二) 新闻活动
    重点掌握:新闻活动的渠道
    一般了解:理解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三) 新闻
    重点掌握:新闻的特点;新闻的定义;新闻要素
    一般了解:新闻的来源;新闻的分类
    (四) 新闻与信息、宣传、娱乐
    重点掌握:信息的特点及其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
    一般了解: 舆论的社会功能
    (五) 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和基本规律
    重点掌握:报纸、广播、电视的定义;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新闻媒介所有制性质种类和特点;电视的特点;报纸的新闻文体
    一般了解: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电视的新闻文体
    (六) 新闻媒介的性质
    重点掌握: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产品的商品性
    一般了解:我国新闻事业的特点
    (七) 新闻事业的功能和效果
    重点掌握: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
    一般了解: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
    (八) 大众传媒与社会
    重点掌握: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一般了解: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大众传媒对民主政治的作用
    (九) 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重点掌握:新闻自由的涵义与理论起源;新闻诽谤;隐私权
    (十)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重点掌握:世界三大新闻媒介运行体制
    一般了解:媒介集团化、电视频道专业化
    (十一) 新闻媒介的受众
    重点掌握:受众的权利
    一般了解:受众的特点
    (十二) 新闻选择
    重点掌握:新闻选择的标准
    一般了解: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
    (十三) 中国新闻事业工作原则和职业道德
    重点掌握: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指导性的不当做法;新闻的战斗性和舆论监督;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新闻专业主义
    一般了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十四) 了解当前新闻实践的重要发展趋势和重大新闻热点。
    传播学部分
    (一)传播概论
    重点掌握:传播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社会传播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
    一般了解:我国传播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二)传播的历史
    重点掌握:媒介进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哈特的媒介系统分类。“地球村”和“地球脑”的概念
    一般了解: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阶段
    (三)传播符号
    重点掌握:符号的概念与功能、象征符的特点、非语言符号的类型、意义的概念及符号意义的分类、共通的意义空间
    一般了解:口语、文字及图象传播的特点。
    (四)传播过程
    重点掌握: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与特点、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
    一般了解: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五)人际传播
    重点掌握:内向传播的概念及其特点、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人际传播的概念及其特点、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姿态的传播功能
    (六) 组织传播
    重点掌握:组织传播的概念及其功能、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
    一般了解:群体意识与群体的社会功能、群体暗示与群体模仿、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七)大众传播
    重点掌握: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赖特的“四功能说”、施拉姆的“功能观”、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一般了解:大众传播的定义及特点、电视媒介的特性、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八)传播制度
    一般了解:传播制度的定义、国家和政府对传媒的政治控制、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我国社会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九)大众传播
    重点掌握:“把关人”理论的内涵与实质、“新闻价值”的理解、“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媒介依存症”、“电子乌托邦”、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内涵与理解评价
    一般了解:大众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与演变、“拷贝的支配”辨析、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和局限、大众传媒的特点
    (十)传播效果理论
    重点掌握:麦奎尔关于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有限效果理论”、“说服性传播”的内涵及其理论贡献、“意见领袖”的内涵与特征、“传播流”释义、“可信性效果”释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的基本内涵与评析
    一般了解:传播效果的内涵、戈尔丁关于传播效果的分类
    (十一)国际传播
    重点掌握:信息主权及其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帝国主义的特征
    一般了解: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的概念与理解、关于“新世界信息秩序”争论的评析
    (十二)网络传播
    重点掌握: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及大众传播在网络世界的演变。
    一般了解: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网民的特点、泛传播现象。
    (十三)传播理论学派
    重点掌握: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和施拉姆的主要贡献、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评析、“伯明翰学派”的主要观点。
    一般了解: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香农的信息论与维纳的控制论评析、注意力经济学派的主要观点。
    (十四)传播学研究方法
    重点掌握: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
    考试时间: 3小时
    考试总分: 150分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题(以上题型不一定同时出现)
    分数比例:名词解释、简答题约50分;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约占50分;应用题约占50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1. 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第4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张雷主编:《传播学通用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