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心理学研究方法)
内容
    (初试)
    (科目:820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基础心理学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心理学研究方法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心理学研究基础、心理学研究设计、资料的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研究间的比较与交流,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多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四)试卷样题
    1、单选题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A.詹姆斯
    B.斯金纳
    C.华生
    D.冯特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故本题选D。
    2、多选题
    外部效度是将研究结果推广到研究外情景的程度,影响外部效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A.实验条件的人为性
    B.实验处理的多重性
    C.被试取样的代表性
    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研究效度类型的理解和掌握。研究效度包括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其中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有实验条件的人为性、实验处理的多重性、被试取样的代表性、测量工具的局限性。故本题选ABCD。
    3、简答题
    简述心理学的性质。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研究基础的心理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此题是以个比较基础的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心理学性质的记忆。心理学的性质主要包括:(1)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2)心理学是具有不同分析单位的学科。(3)心理学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
    4、综合题
    阐述质的研究设计要素。
    【答案要点】
    (1)研究目的;(2)研究架构:(3)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类型、研究问题的确定;(4)方法:建立研究关系、取样、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研究结果呈现;(5)效度:影响因素、效度的测试。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质的研究设计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三、考查范围
    一、心理学与科学
    (一)心理学的性质
    1、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
    2、心理学具有不同分析单位的学科
    3、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
    内省法:通过个人报告并记录自己的意识内容以作为研究资料的方法。
    (二)心理学的科学研究
    1、一般人的探索方法:常识;传统;权威。
    2、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开放性。
    3、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4、心理学研究的伦理
    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
    以动物为被试的研究:借鉴《心理学家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
    二、选题与取样
    (一)选题
    1、研究课题的来源
    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实际需要;理论;技术发展的推动。
    2、选题的原则
    课题可行、清楚、有价值、符合道德。
    (二)查阅文献
    1、查阅文献的意义
    2、文献的来源:图书、期刊、会议和学位论文、其他。
    3、查阅文献的方法: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
    (三)取样
    1、取样与选题的关系
    2、取样的类型:随机取样;非随机取样。
    三、假设与解释
    (一)范型、解释与假设
    范型:是指看待问题的基本角度或框架。
    1、生物学范型与研究
    2、心理动力学范型与研究
    3、行为论范型与研究
    4、认知论范型
    5、人本论范型与研究
    (二)理论与假设
    1、演绎式理论与归纳式理论
    2、理论与假设的元素:概念与变量
    概念与变量;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3、假设检验
    假设的涵义;假设的类型;假设检验的过程。
    (三)解释
    1、解释的逻辑
    2、关系的确定:相关关系;因果关系。
    四、测量
    (一)测量及其层次
    1、什么是测量
    测量是一个为确定某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值的过程。
    2、测量的层次
    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比率测量;离散测量与连续测量。
    (二)测量的效度
    1、什么是效度
    测量的效度是指测量得到的记分是否反映了欲测的特征及其程度。
    2、测量效度
    内容效度;准则效度;结构效度。
    3、研究效度
    内部效度;外部效度。
    (三)测量的信度
    1、什么是信度
    信度是测量的可靠程度,便纤维测量数据和结果的稳定性以及测验内容的一致性。
    2、两种信度的评定方法
    并行法;重复法。
    3、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信度为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效度受到信度的制约。
    (四)误差
    1、什么是误差
    误差是对正确的偏离。
    2、误差类型
    五、真实验设计
    (一)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1、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2、实验组控制组前侧后侧设计
    3、所罗门四组设计
    (二)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1、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基本思路
    2、2×2因素设计:基本模式;数据分析;图示分析。
    3、多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的评价
    (三)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1、随机取组设计的基本原理
    2、随机取组设计的被试分配
    3、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基本模型
    4、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数据分析
    (四)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1、随机化区组设计的基本模式
    2、多因素区组设计的数据分析
    3、随机区组设计的评价
    六、准实验设计
    (一)单组准实验设计
    1、时间序列设计
    2、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二)多组准实验设计
    1、不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侧设计
    2、不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侧时间序列设计
    3、平衡对抗设计
    七、非实验设计(Ⅰ)
    (一)单组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评价。
    (二)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数据分析方法;评价。
    (三)固定组比较设计
    基本模式;数据分析;评价。
    (四)时候回溯设计
    1、相关研究设计
    基本模式;数据分析;评价。
    2、准则组设计
    基本模式;数据分析;评价。
    八、非实验设计(Ⅱ)
    (一)访谈研究设计
    访谈研究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心理特征与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1、访谈研究的含义
    2、访谈研究的类型
    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3、访谈研究的设计
    访谈目的的确定;访谈问题形式的设计;回答方式的设计;访谈结果的分析。
    4、评价
    (二)问卷研究设计
    1、问卷调查的类型
    封闭式问卷调查与开放式问卷调查;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
    2、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
    问卷的标题;指导语;问题与答案;其他资料。
    3、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调查目的的确定;问题与答案的设计。
    4、问卷调查的评价
    (三)个案研究设计
    1、个案研究的含义
    2、描述型个案研究
    3、实验型个案研究
    A-B-A设计;多重基线设计。
    4、个案研究的评价
    (四)跨文化研究设计
    1、跨文化研究的含义
    2、跨文化研究的两种取向
    文化普遍性;文化特殊性。
    3、跨文化研究的等值性
    概念等值性;测量的等值性;心理机能的等值性。
    4、跨文化研究的类型
    九、质的研究设计
    (一)质的研究概述
    1、质的研究
    2、质的研究的基本特征
    3、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
    4、质的研究的应用
    (二)质的研究设计要素
    1、研究目的
    2、观念架构
    3、研究问题
    4、方法
    5、效度
    (三)研究设计的模式与论证
    1、研究设计的模式
    线形设计模式;互动模式;立体两维互动模式。
    2、质的研究设计论证
    研究设计与研究设计论证;研究设计论证的撰写
    (四)质的研究表现形式
    1、心理传记
    2、人种志
    3、行动研究
    十、数据的整理和描述统计
    (一)资料的量化与录入
    1、资料的量化:编码;分类。
    2、资料的录入:SPSS
    (二)资料的初步整理
    1、数据的排序和选择
    2、数据的排轶和重编码
    3.数据的其他转换
    4、数据的合并和拆分
    5、数据的其他整理方式
    (三)数据的描述统计
    1、数据分布特征度量
    集中趋势度量;离中趋势度量;分布趋势度量。
    2、数据地位度量和相关度量
    地位量数;相关量数
    3、SPSS进行描述统计的若干途径
    Reports;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相关度量过程
    十一、推断统计原理和SPSS应用概述
    (一)概率分布及其应用
    概率与概率分布;概率分布的应用及SPSS操作;
    (二)抽样分布和推断统计原理
    抽样分布概述;推断统计原理和步骤概述;统计检验法的主要类别。
    (三)常用统计法检验法的SPSS应用
    1、差异显著性检验的SPSS应用
    2、方差分析和一般线性模型
    十二、研究设计的SPSS统计分析
    (一)关联推断
    1、相关分析及其应用
    2、回归分析及应用
    3、卡方检验和列联表分析
    (二)组间比较的统计分析
    1、两组比较
    等距型数据的两组比较法;等级性数据的两组比较法。
    2、多组比较
    等距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非参数多组比较
    (三)多因素设计方差分析简介
    1、多因素设计的方差/协方差分析
    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例
    十三、数据化简技术——因素分析法
    (一)因素分析原理概述
    因素分析基本原理;因素分析模型及条件;SPSS因素分析功能选项;例题求解和结果阅读
    (二)因素分析的步骤
    数据适当性考察和因素数确定;求解因素模式;因素的解释和命名——因子旋转。
    (三)斜交旋转和因子值应用
    1、因子相关时的旋转——斜交旋转法
    2、因子值的意义及应用
    十四、研究的综合——元分析
    (一)元分析的一般问题
    元分析的涵义;元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元分析的局限性与质量的控制。
    (二)元分析的基本过程
    十五、研究报告的撰写与交流
    (一)研究报告概述
    什么是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类型;研究报告的写作风格。
    (二)研究报告各要素的写作
    题目;作者姓名和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三)报告的交流
    1、期刊发表
    研究报告评估的标准;投稿。
    2、会议报告
    口头报告;展报;
    主要参考书
    黄希庭、张志杰主编:《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7: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