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出自宋朝诗人陶彀的《题玉堂壁》 官职有来须与做,有才用处不忧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一生依样画葫芦。 赏析 宋诗的特点之一就是爱发议论。正如严羽《沧浪诗话》所言“以议论为诗”。陶穀这首诗就是较早的 代表作,得一代诗风之先。《题玉堂壁》:官职须由生处有,文章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 样画葫芦。 玉堂壁,指翰林院的墙壁。第一句是“须由生处有官职”的倒置句。生处有,就是命中有。意谓做官 全靠命,靠出生、家庭,其他无需有。第二句是“不管用时无文章”的倒置句,意谓用人时不管有没有本 事、才能。翰林陶学士,指诗人自己,当时他是翰林院学士。唐置翰林院,本为群臣等候皇帝召见之所, 开元中又另置学士院,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宋沿唐制。依样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这是一首自嘲诗,说做官要有命,全靠命,光有本事才能也枉然。做了官只要能依样画葫芦就行了。 据宋人文莹《续湘山野录》和魏泰《东轩笔录》载,北宋初年,陶榖在翰林院当差,托人在宋太祖面 前积极活动,希望受到重用。但是宋太祖却不太看得起这批词臣,说“翰林草制(起草皇帝命令),皆捡 前人旧本,率由旧章,改换词语,所谓‘依样画葫芦’耳!”所以他写下这首诗发牢骚。“依样画葫芦” 沿用下来,成为成语。 这首诗值得一提的是,它敏锐地慨括了有宋一代的官风。官风是一切“率由旧章”,“依样画葫芦” ,如法炮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