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民俗学) |
内容 | 概 况 民俗学是一门应用色彩浓厚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活态的文化传统在当代社会中的表现形态与意义;研究文化传统的当代传承与保护,以及民俗资源的应用等问题。民俗是富有生命力的历史传统在当代生活中的行为呈现;是提升日常生活境界,建立社会规则,具有信仰与审美功能的文化要素;是民族与国家认同、社会管理、社会良知与人格塑造、经济开发的重要资源;历来为国家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民俗的内涵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有如下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自上个世纪30年代大夏大学开始由谢六逸和吴泽霖开创基业,在神话学、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其传统一脉相承至今。 二是多学科构成。华东师大在历史学科、中文学科、社会学科都有从事民俗研究的学者,具有深厚的民俗研究的学术土壤。如今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信仰与神话学、生态民俗学、旅游民俗学、比较民俗学以及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应用民俗学方面做出了成绩。 三是建有民俗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整合了全校的民俗学研究力量,现有教授博导5人(含兼职)、副教授2人、讲师2人,在学硕士23名、博士10名、博士后4名,其中留学生3名。是国内外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民俗学研究机构之一。现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重点课题和各类重要科研项目,影响力在国内外民俗学界名列前茅。 四是学术资源丰富。出版有研究辑刊。定期主办民俗学论坛(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和暑期学校,如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暑期学校,中美民俗学对话暑期学校,海洋文化研究暑期学校等。 五是与海内外民俗学机构建有广泛的联系。特别是和日本民俗学研究重镇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神奈川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民俗学研究所有向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研究课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与日本长崎大学和西南大学长期保持博士生访学计划。此外还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休斯顿大学的民俗学研究者保持了学术交流关系。民俗学所的学生大都具有海外访学的机会。同时也是重要的民俗学海外留学生的培养基地。 主要研究方向 01 文艺民俗学 02 应用民俗学(传播、影视、旅游、生态等) 03 文化遗产学(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04 城市民俗学 05 经济民俗学(民俗资源与创意产业等) 06 信仰民俗学 07 民俗学理论与民俗历史 08 语言民俗学 主要导师【适用2017年招生】 李明洁 田兆元 范长风 王晓葵 徐赣丽 安俭 唐忠毛 专业课程 《社会学原理》、《社会研究前沿》、《社会研究方法》、《民俗学基本问题》、《民俗学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用民俗学》、《生态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城市民俗学》、《信仰民俗学》、《欧美民俗学》、《日本民俗学》、《中国民俗学》、《影视民俗学》等。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 大中学校教学科研人员、报刊与网络媒体、出版社编辑、行政与企业管理、民俗相关行业。 专业希望招收具有何种专业背景的考生 不限制专业背景,希望学生对生活的各种现象有观察思考的兴趣或习惯。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