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学校年度工作总结
内容
    2013年度小学学校年终工作总结
    2013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关键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学校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坚持“追求绿色质量,打造幸福校园”的理念,大力弘扬“大爱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精神,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抓师德师风,践行大爱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保障。学校结合全市教育系统“三个年”活动之——“师德师风提升年”,要求每位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到八个字:敬业、爱生、博学、善教。在全校范围,继续深入开展学习“最美教师”,争做“最美教师”各项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开展“学在课堂”“生本课堂 活力教育”“三教三学”系列大讨论;大力挖掘师德先进典型,树立榜样,鼓励教师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继续开展“感动校园教师”评选活动。
    特别是我校把每周一次的“师德师风学习日”活动落到了实处,每周四晚的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从中国最美教师张丽莉到xx市师德楷模先进事迹的学习,再至学校中“感动校园”教师的现身说法,每位教师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一股股正能量激荡着她们的心扉,激励她们时时用“最美”要求自己。现在,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安心本职工作、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埋头苦干,将奉献教育当做乐趣。
    二、抓常规制度,促进规范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学区的统一布置下,我们继续一丝不苟地抓好常规制度建设和管理,千方百计提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狠抓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
    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学校制定了细致的教育教学常规,细化了各学科教学规范。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认真做好备课、讲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等。教导处每学期期中、期末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进行细致地检查,并形成总结,由校长亲自在专题会议上对优秀教师进行表扬,对表现不够的老师提出批评,并要求她们及时改正。
    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开设了专门的备课、课堂、批改等常规的培训活动。组织学校骨干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师傅,为她们进行手把手地指导。
    学校还建立了由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两位主任、工会主席等5人组成的“抓常规、促规范”督查小组,建立《xx小学“抓常规 促规范”工作纪律》。每周轮流对教师的值班、教学、卫生、安全等学校系列常规工作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加强学生常规管理,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学校以贯彻实施《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由于德育工作抓得扎实有力,学风、班风、校风明显好转,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学习、守纪律、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真真正正成为班级小主人,学校的小主人。
    3.狠抓安全常规,保障校园平安
    学校建立了门卫、食堂员工督查考核制度,建立了严格的教师值周制度、午睡管理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学生乘车点名护送制度、科任教师点名制度等常规制度与督查措施。我们还结合安全活动月开展了安全逃生演练、防溺水专题教育等各项活动,确保校园平安。
    三、抓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养。
    (一)完善教科研队伍,规范教科研活动
    1.健全教科室各项制度,重视对教科研工作中表现优秀教师的鼓励工作,发挥青年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激发中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培养学校良好科研学习氛围。在浓郁的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教研氛围中更新观念,加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主动性。
    2.扎实做好我校主持的衢州市、xx市两级课题结题工作,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整理出我校课题研究的经验和不足,以利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科研水平
    根据我校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76%的实际情况,学校继续坚持以培养青年教师为师训重点。根据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作计划,学校在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做好如下“校本七训”工作:
    1.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学校规定每周二、周三下午为语文、数学集体备课时间。以年级学科为单位,每位教师备课一单元,并讲解,进行集体讨论、汇总、形成正式备课稿分发到各任课教师手中。
    2.开展“江郎夜话”教师读书论坛
    教师自行进行阅读优秀的教育教学类书籍,统一采用阅读教师公开讲座的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讲授。通过活动老师们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通过交流,老师们达到了资源的共享。每个学期期末还全校评选“十佳读书教师”,取得了较好效果。
    3.教师“基本功PK赛”
    全体教师分学科,开展“基本功PK赛”,分为朗读、三笔字、简笔画、即兴演讲、教学设计现场赛、课件制作、现场评课赛、文化专业考试、案例分析、下水文、解题赛等。回过头来,我们欣喜地发现:两次写字比赛后,第二次明显好于第一次;即兴演讲比赛中,第二次已经不再有第一次的紧张,多出来的是一份自信!
    4.教学札记 真实有启
    一年来,学校共收到青年教师教学札记近xx篇,并选择优秀的随笔札记发布在学校的“xx小学 幸福教育”教育博客中,供全体教师展示交流。通过活动,我们教师也因此把握住了不少“灵感”,及时捡起了似金子的“鹅卵石”,成为自己教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5.教研课堂 扎实有效
    一年来,学校继续开展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及“生本课堂,活力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尝试。我 们通过“小组磨课备课,大组评课做课”的课堂研究模式。使小组备课磨课的灵活性与大组评课做课的热烈气氛相得益彰!使青年教师的活力教学与老教师的经验之谈融会贯通!
    6.聘请外援讲座,注入新鲜活力
    2013年上学期,我们按计划邀请了几位名师给老师们讲座。3月7日,xx老师给我们开“谈谈如何开展实践——论文——课题的课题研究模式”的讲座;3月17日,邀请xx给我们作“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案例式解读”的讲座;5月9日和23日,姜雪华给我们进行了两次课件制作培训;10月24日,毛水菊给我们作“改善校本研修 提升职业幸福”的讲座……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名师和名校长的讲座展现了一位位名师的风采,更为我校的校本培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7.以教学案例、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系列大思考、大讨论活动。学校通过组织优秀教学案例、教育小规律的评比,使教师们养成了静心思考教育的习惯。学校还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了整理,分装成册,成为了学校教育工作宝贵的财富。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局开展的“学在xx”系列讨论,提升了教师们教育教学的大局观,扩大了她们的视野,使老师们感受到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感。
    四、抓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内涵。
    学校文化建设是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大动力,是创建学校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需要。2013年,我们确立“文明行为 文化校园”作为校园文化年的主题,从“文明”入手,以“文化”为目标。强通过化班级管理,丰富多彩校园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初中2011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努力下,全体师生精诚团结,负重拼搏,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广泛赞誉。学校狠抓内部管理,教育教学日趋完善、严密、高效,无论是教风和学风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现将2011年学校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硬件,优化育人环境。
    逐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硬件建设,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建筑面积近11286平方米,校园绿化工程投资1.7万元,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达29.5平方米。学校教学区、生活区分离,布局合理,消防设施,排水设施,供电设施完好。校园做到了美化、净化和绿化,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投资35万元新建围墙175米,基本实现封闭式办学。学校大门改建为自动伸缩门。
    ▲全面排查检修了供电线路和电器开关及自来水等设施。投资25余元更新了学生电脑43台,11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对校园广播及网络系统进行了整修。
    ▲完成综合楼屋顶300余平方米清理了原来的隔热层,平改坡。
    ▲清除原升旗广场地砖,浇注水泥地面700余平方米。
    ▲教学楼三楼、四楼改建成学生宿舍,墙面进行粉刷。
    ▲改建了学生餐厅,本学期开始实行供餐制。
    ▲装修20人会议室一个,配置了多媒体投影、空调等设备。
    ▲因原化粪池塌陷,拆除新建了化粪池一个。
    ▲更新学生课桌200套。对学生上下铺进行了检查维修。
    二、与时俱进,健全管理机制。
    ▲继续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改革创新”的原则。继续推进校长负责制。实施“双向选择五级聘任”制度,管理体制上实行学校聘任年级组长,年级组长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教师。
    ▲实施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打破干部终身制,实现任人唯贤,能上能下的良好机制。
    ▲逐步实现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实现管理精细化,加强执行力建设。完善《中学行政人员分工表》、《安全管理制度》《教师教学常规》、《班主任工作常规》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实施量化考核。
    ▲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拉开分配档次,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三、警钟长鸣,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
    ▲学校重视安全工作,每月组织力量积极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了防范。修改和完善了学校消防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增添了30只灭火器按有关规定安置各个楼层,加强了检查力度,落实了各班安全员随时监控各班物质或人为的安全事故。
    ▲认真组织学生乘车安全工作,与车队签订安全协议,做到定车定时定点,有序安全可靠。
    ▲积极开展综合法制教育宣传月、安全教育生产月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法制、安全教育和相关知识。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十一节、中秋节等假期放假之前都要做好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和防溺水安全等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书写告家长书,让每个家长积极参与管理、监督,有效的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四、积极参与,加强民主管理
    ▲学校重大改革措施及方案的出台,均经教代会通过,再付诸实施。《清凉峰初级中学绩效工资实施细则(修改)》已于今年2011年1月召开的教职工大会通过实施,并在不断的实践中修改、完善。2011年教职工大会将于12月30日召开。
    ▲提高校务公开的实效,对学校的重大改革,评优评职,财务,学校基建,贵重物品采购,考勤考绩等切实做到了公开,接受民主监督。
    ▲积极组织开展有益的各类活动,调节教职工身心,陶冶情操。2011年学校组织了全校女教职工赴东阳横店影视城参观学习;组织了教职工的登清凉峰活动;组织了全体教师暑假赴青岛大连考察学习;组织教职工进行太极拳的演练培训;组织全体班主任赴东路参观考察;组织了退休教师到青山湖的休闲活动等。
    五、教师发展,构建名师工程。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而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11年学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师德工程、岗位练兵、教学观摩、理论研讨、典型示范等系列活动,造就一支“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各学科教学大赛,力争有赛必参,有奖必夺,建设一支由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梯度骨干教师队伍,使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41人,一线教师37名,其中年龄30周岁以下的17人,占46%;31至40岁的17人占46%。37名专任教师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34认为本科学历;任教8年以上的教师22人,中级职称的19人,级职称比例达80%以上(86.4%),童文华老师为中学高级职称。学校现有教坛新秀4人,(张剑、周舟、陈美仙、邹文海),名师培养对象9名(王葆、叶华明、章秀英、洪健、陈美仙、陈志林、章美花、邹文海、邵春燕)。▲2010学年共有8位老师获得各项荣誉。(章美花老师获语文优质课评比三等奖;程跃忠老师被评为临安市“先进老干部工作者”;童文华老师被评为临安市“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叶华明老师获初中数学首届说题比赛三等奖;章国刚老师荣获 “红烛奖”;富根月老师荣获历史与社会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周 舟老师获首届初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与评比三等奖;俞琴洲老师获科学实验调研评比三等奖。)
    ▲落实教师“五个一”活动(一篇教学案例,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一次“教学反思”报告,一堂公开课,一本好书);
    ▲结合“互助共同体”、两场地区教师学科培训活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学校每周安排校级公开课,涵盖所有学科,通过说课——讲课——评课——反思等环节让年轻教师磨课,让老教师通过评课传授经验,
    ▲开展教师论坛、班主任研讨会、师徒结对等形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学校坚持走“以质兴校,以研兴教”之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 与民进临安市委会,民进杭十中支部,杭州市青春中学结对帮扶,同时,加强集体备课,打造高效课堂,加强常规检查,抓规范、抓落实,提升教学质量。
    六、科研兴校,推动内涵发展。
    教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源泉,教科研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学校积极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把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等研究作为教育科研的核心任务。在2010学年我校共上交论文(案例)10篇,其中获得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合格奖2篇。(▲叶华明老师的论文《开放题的几个案例及其教育价值》获得临安市二等奖;唐 霞老师的论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获得临安市合格奖;方嫩平老师的论文《辐射体育组独特魅力,为学校管理锦上添花》获得临安市合格奖。▲在临安市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优秀案例评比中我校唐霞老师的案例《知“性”之旅,真爱需要等待——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荣获临安市一等奖。▲在临安市第二十六届中小学(幼)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中,我校陈志林老师的论文《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农村初中生性知识来源和现状调查》获得临安市二等奖;章美花老师的论文《农村初中实施亲情教育的实践研究》获得临安市三等奖。)
    ▲建立完善科研制度。与上级教育科研部门形成网络体系,加强互动,培养一批我校自己的教科研骨干人才。建立校本教研机制,学校自行研发一些课题,把课题研究的根扎在本校的教育教学土壤上。
    ▲加强教学反思研究。组织每月一次“反思论坛”,加强教后反思,做到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过程化,引导教师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上开展研究,研究放在教学过程,把教、研、学纳入一体,让反思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
    ▲开展课堂观摩活动。一学期内,一个老师的课至少在本学科内被观摩或研究一次。请专家来我校听课、讲课、说课、评课,推进实效性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要亲自参加教研活动。做到有听课必须有评课,有评课必须有反馈。
    七、全员育人,促进学生发展。
    ▲深化德育改革。牢固树立德育本身就是质量的育人观,先做人,再成材。以“把握方向性,注重基础性,讲究科学性,强调实效性”为德育基本原则,建立科学、严密、有效的德育管理机制,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体验、活动中育德。突出德育首要地位。加强三个建设,即德育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科研建设。落实两个规范,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抓住宿生管理为工作重点,形成以学生品行教育为重点的学校德育工作特色。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
    ▲建设德育队伍。贯彻“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原则,通过思想引领、学习培训、德育论坛、量化考核、实践指导等形式,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踏实工作、开拓进取的德育管理队伍。力求管理人员逐步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抓住两条线:养成教育、班级管理;转变三个观念:变灌输为渗透、变批评为表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
    ▲整合家校合力。重视家校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合力。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长代表座谈会,成立家长委员会,落实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不断改进家校合作教育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确保学生思想品德良好率在90%以上;加强养成教育,确保学生文明有礼,有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无违法乱纪事件,学生犯罪率为0。培养志向高远,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身心健康的具有合作意识、进取精神、竞争能力,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求真务实、创新型人才。
    八、抓实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校一心一意、凝神聚力谋求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持续、和谐发展。学校重视教学常规落实工作,制定了清凉峰初中教师工作手册,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常规考核细则》标准,实施有效的检查、督促、反馈、矫正,扎扎实实地把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教学效益。2011届初三在各位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成绩明显,学校总人数174人,保送生参考26人,录取21人;中考参考146人,其中临中录取1人(提前批533,临中480),昌中公费录取26人(昌中436,於中458),公费总计48人,占总人数的27.6%,昌中自费线以上25人(昌化自费400,临中428,於中406),天高线以上4人(天高397),天外线以上15人(天外357),总计普高录取92人,占总人数的52.9%。超过98%的同学被各类高中录取!
    小学学校年度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2013年,石门小学上下一心,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坚持“追求绿色质量,打造幸福校园”的理念,认真落实“三个年”主题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大爱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精神,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践行**教育“学在**”品牌建设。
    一年来,学校沿着年初制订的目标,团结奋进,务实进取。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管理,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抓师德师风,践行大爱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保障。学校结合全市教育系统“三个年”活动之--“师德师风提升年”,要求每位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到八个字:敬业、爱生、博学、善教。在全校范围,继续深入开展学习“最美教师”,争做“最美教师”各项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开展“学在**”“生本课堂 活力教育”“三教三学”系列大讨论;大力挖掘师德先进典型,树立榜样,鼓励教师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继续开展“感动校园教师”评选活动。
    特别是我校把每周一次的“师德师风学习日”活动落到了实处,每周四晚的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从中国最美教师张丽莉到**市师德楷模先进事迹的学习,再至学校中“感动校园”教师的现身说法,每位教师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一股股正能量激荡着她们的心扉,激励她们时时用“最美”要求自己。现在,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安心本职工作、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埋头苦干,将奉献教育当做乐趣。
    二、抓常规制度,促进规范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学区的统一布置下,我们继续一丝不苟地抓好常规制度建设和管理,千方百计提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狠抓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
    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学校制定了细致的教育教学常规,细化了各学科教学规范。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认真做好备课、讲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等。教导处每学期期中、期末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进行细致地检查,并形成总结,由校长亲自在专题会议上对优秀教师进行表扬,对表现不够的老师提出批评,并要求她们及时改正。
    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开设了专门的备课、课堂、批改等常规的培训活动。组织学校骨干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师傅,为她们进行手把手地指导。
    学校还建立了由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两位主任、工会主席等5人组成的“抓常规、促规范”督查小组,建立《石门小学“抓常规 促规范”工作纪律》。每周轮流对教师的值班、教学、卫生、安全等学
    校系列常规工作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加强学生常规管理,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学校以贯彻实施《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由于德育工作抓得扎实有力,学风、班风、校风明显好转,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学习、守纪律、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真真正正成为班级小主人,学校的小主人。
    3.狠抓安全常规,保障校园平安
    学校建立了门卫、食堂员工督查考核制度,建立了严格的教师值周制度、午睡管理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学生乘车点名护送制度、科任教师点名制度等常规制度与督查措施。我们还结合安全活动月开展了安全逃生演练、防溺水专题教育等各项活动,确保校园平安。
    三、抓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养
    (一)完善教科研队伍,规范教科研活动
    1.健全教科室各项制度,重视对教科研工作中表现优秀教师的鼓励工作,发挥青年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激发中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培养学校良好科研学习氛围。在浓郁的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教研氛围中更新观念,加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主动性。
    2.扎实做好我校主持的衢州市、**市两级课题结题工作,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整理出我校课题研究的经验和不足,以利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科研水平
    根据我校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76%的实际情况,学校继续坚持以培养青年教师为师训重点。根据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作计划,学校在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做好如下“校本七训”工作:
    1.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学校规定每周二、周三下午为语文、数学集体备课时间。以年级学科为单位,每位教师备课一单元,并讲解,进行集体讨论、汇总、形成正式备课稿分发到各任课教师手中。
    2.开展“江郎夜话”教师读书论坛
    教师自行进行阅读优秀的教育教学类书籍,统一采用阅读教师公开讲座的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讲授。通过活动老师们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通过交流,老师们达到了资源的共享。每个学期期末还全校评选“十佳读书教师”,取得了较好效果。
    3.教师“基本功PK赛”
    全体教师分学科,开展“基本功PK赛”,分为朗读、三笔字、简笔画、即兴演讲、教学设计现场赛、课件制作、现场评课赛、文化专业考试、案例分析、下水文、解题赛等。回过头来,我们欣喜地发现:两次写字比赛后,第二次明显好于第一次;即兴演讲比赛中,第二次已经不再有第一次的紧张,多出来的是一份自信!
    4.教学札记 真实有启
    一年来,学校共收到青年教师教学札记近1000篇,并选择优秀
    的随笔札记发布在学校的“石门小学 幸福教育”教育博客中,供全体教师展示交流。通过活动,我们教师也因此把握住了不少“灵感”,及时捡起了似金子的“鹅卵石”,成为自己教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5.教研课堂 扎实有效
    一年来,学校继续开展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及“生本课堂,活力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尝试。我 们通过“小组磨课备课,大组评课做课”的课堂研究模式。使小组备课磨课的灵活性与大组评课做课的热烈气氛相得益彰!使青年教师的活力教学与老教师的经验之谈融会贯通!
    6.聘请外援讲座,注入新鲜活力
    2013年上学期,我们按计划邀请了几位名师给老师们讲座。3月7日,付淑玲老师给我们开“谈谈如何开展实践--论文--课题的课题研究模式”的讲座;3月17日,邀请姜洪富给我们作“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案例式解读”的讲座;5月9日和23日,姜雪华给我们进行了两次课件制作培训;10月24日,毛水菊给我们作“改善校本研修 提升职业幸福”的讲座……受到广大教师的好评!名师和名校长的讲座展现了一位位名师的风采,更为我校的校本培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7.以教学案例、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系列大思考、大讨论活动。学校通过组织优秀教学案例、教育小规律的评比,使教师们养成了静心思考教育的习惯。学校还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了整理,分装成册,成为了学校教育工作宝贵的财富。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局开展的“学在**”系列讨论,提升了教师们教育教学的大局观,扩大了她们的视野,使老师们感受到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感。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3: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