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校网络部工作总结 |
内容 | 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度工作总结 2013年网络信息中心按照《陕西师范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整体思路,在继续做好学校信息化运维工作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在学校领导和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努力网络信息中心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工作,逐项检查均达到预期目标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根据学校信息化现状,以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通过前期多次的技术探讨、反复论证、测试,于今年完成了校园网出口Cache缓存设备、校园网出口防火墙、防火墙日志审计、数据中心前端防火墙、高端存储、虚拟化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服务器前端交换机等设备的规划设计、技术标书的起草、采购和部署,以及后期的管理维护。 2、配合国有资产处、基建处,完成了长安校区国际商学院MBA实验室、大学生活动中心、雁塔校区教学六楼、教学九楼的网络建设工程。另外,按照校园网核心改造计划,完成了长安校区教学区以及雁塔校区教学区部分楼宇的大二层网络改造工程。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有研究生综合楼网络建设、雁塔校区田家炳楼教授工作室网络建设以及逸夫音乐楼网络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全网认证系统,使得校园网运行将更加安全、有序、高效和可控。 3、完成了机房改造建设,对原有核心机房进行了扩容改造,主要包括:雁塔校区核心机房UPS扩容改造;长安校区核心机房PDU扩容以及电池更换;两校区核心机房发电机组采购及电力专线增容;新增联通1G出口带宽;完成了圈存机的网络缴费功能。。 4、为了解决我校无线网络运行不畅的问题,经过中心争取,在学校领导及财务处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我校无线网络自主建设的首批启动资金,并与11月开始启动,本学期末将实现两校区9栋楼宇的楼内无线覆盖。另外,在14年修购项目中,我们也将无线网建设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届时,在学校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将极大地提高学校无线网络覆盖率,满足广大师生的无线上网要求。 5、完成了防火墙、服务器、存储、基础网络应用系统、IP地址、虚拟机等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起草了防火墙、虚拟机等日常管理操作手册,并对部分服务器、存储设备的使用进行了统计和整理。 二、教育信息化资源与应用建设方面 1、数字迎新系统的建设 在2013年4月开始实施数字迎新系统建设,协调招生办、学工、财务、校医院、后勤等部门,做好数据统一与系统的整合,完成了迎新工作190人次的培训,9月份新生入校时,完成了4492名新生的报到和体检工作,其中3730名学生通过网上自助缴费,通过流程的再造和信息的高效互通,新生入校的办理手续由原来8个环节简化为3个,办理时间由原来3小时缩短到半小时,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数字迎新得到了学生、家长和领导的一致认可。 2、新人事系统的开发和部署 在充分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多次与人事处及各院系深入沟通,最终完成了系统调研、方案论证、方案框架设计工作。在此基础之上,完成新人事系统的开发上线和部署。新的人事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教职工个人中心、基本信息,年度考核,签到管理、职称评审等主要模块。这项工程目前已在人事处和网络信息中心的推动下投入使用,显著提高了人事处的办事效率,节约了资源成本。 3、新邮件系统的实施 经过前期多次调研和测试,为师大师生采购和部署了一套新的邮件系统,该系统在功能、邮箱管理、兼容性及稳定性上都有很大改进,此次升级工作,涉及用户量众多、数据量大,复杂性高,经过前期紧张的反复测试,新老数据实现了平滑迁移,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获得广大师生的好评。针对切换后暴漏出的一些问题,积极进行了跟踪解决,共解决10余个系统问题,顺利完成了邮件系统的验收工作。 4、高清网络直播系统的建设 5月份通过测试和论证采购了高清网络直播系统,并利用这一平台顺利完成了我校201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和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直播工作,协助研究生院完成2013级3700多名研究生1.6万人次的入学教育工作。 5、学校主页改版的技术支持 协助学校办公室对学校主页的升级改版进行调研、论证和策划,从技术层面确保页面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同时完成校务信息平台优化升级,书记、校长信箱及信访工作信息化的系统设计。 6、办公系统的新功能升级 配合学校办公室完成了办公系统新功能升级,实现了与档案馆管理系统的自动对接,与上级来文的对接以及与其他文件上报流转平台的格式和编码统一,为学校收文管理的启用奠定了基础。升级教育部公文交换系统,部署了相关安全策略,保证了我校与教育部公文安全、高效的网络交换。 7、新财务系统的技术支持 为了协助财务处新财务系统的上线和部署,经过考察调研,为新财务系统的基础环境提供了设计方案、并起草了相关设备和软件的技术标书,同时完成后期设备的部署,项目的实施,以及后期的使用培训。 8、支持网络教学相关工作。 配合教务处,对2013年陕西省精品课程申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对网站技术环节进行审核,并确保网站的安全和稳定;协助教务处完成我校2013年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申报工作3门(物理化学、十三经导读、中国古代文学)和已经获批的国家级教师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建设8门。 9、继续加强网络资源建设。 采取学生志愿者团队管理为主、中心监督为辅的方式,截至12月,校园网内的学习资源量累计已达8.71T,其中学习资源站点拥有资源0.86T、软件资源站点拥有资源0.77T、精品课程资源站点拥有资源1.23T、多媒体资源站点拥有资源3.2T、开放课程教学平台拥有资源1.25T。学校师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共享优质学习资源,方便职工工作、学生学习,受到广大师生关注和好评,据统计,学习资源站年下载次数约26万次,软件下载站点年下载次数约53万次,精品课程年访问量近400万人次,多媒体点播年访问量约1400万人次,开放课程年访问量约45万人次。今年实现了学习资源站资源58%以上的更新量,软件下载站70%以上的更新量。组织E创联盟志愿者资源建设经验交流会,并对新加入的志愿者进行了技术培训,对资源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在开展资源管理时力求创新,不断提高E创联盟及资源共享平台在校内的知名度,提升服务质量,在建设资源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从事教育技术的技能水平。 10、日常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 负责我校网站、中心网站、校务信息平台、站群系统、学生邮件系统、数字化校园等的系统维护工作,以及域名服务、办公邮件、二级单位虚拟主机(约210个)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校务信息平台留言回复(本年度约483条)工作以及中心邮箱、主任邮箱、校长信访邮件的回复工作,对外树立热心服务的良好形象。同时也包括其他系统维护工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开放课程平台、多媒体点播系统、软件下载、媒资管理系统、网络监控宝、网络安全监控等)。 11、相关文档的起草和完善 起草《陕西师范大学信息化项目建设暂行规定》以及网络信息中职能转变增加人员投入的申请,并学习了信息化建设标准及软件开发规范。 三、网络安全建设 1、按照省教育厅和省公安厅的部署和要求,开展了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工作,强化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执行,通过前期对多家WEB应用防火墙的测试工作,完成了WEB应用防火墙的采购和部署工作,有效的解决了网页篡改、蠕虫病毒、DDoS攻击、SQL注入、跨站脚本等WEB应用方面的安全问题,使学校网站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2、为了满足学校重要数据的备份和容灾需求,在雁塔校区部署了远程灾备系统,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部门建设 为了发挥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优势,以低成本解决我校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部分实际问题,中心在2013年招聘2名工程技术人员,为今后自主研发应用软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中心自主研发能力显著提升。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回顾2013年的工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知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系统工程,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我中心也面临下列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失教育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没有形成统一的推进机制。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停留在网络服务部门的推动,以及职能部门的自发建设上。由于缺乏顶层设计,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各部门单兵作战,数据来源多样,信息各成壁垒,就必然出现“信息孤岛”。即使在各部门内部,也没有形成较长期的信息化建设专项规划,建设程度也不均衡,并存在一定的重复建设。 2、教育信息化建设队伍建设缓慢,技术力量较为薄弱。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团队十分薄弱,应用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建设人才严重缺乏。目前我校使用的应用软件多为定制,应用系统投入运行后,随着管理机制的改革和业务模式的创新,需要保证实时的维护和更新,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技术支撑团队的建设也势在必行。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规划未来,网络信息中心将针对上述问题认真地、科学地制定好2014年的规划,中心全体同仁将继续努力,尽心尽力,时刻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全身心的地投入到我校今后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地探索,执着地追求,为陕西师范大学的信息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2014年1月6日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