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 南山田中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原文: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秋风掠过,秋野明净,池塘积水深又清,草中虫儿唧唧鸣。
 长满苔藓的山石,浮起浓密的云气。挂着露珠的秋花,在娇滴滴地哭泣。
 九月,荒地里的稻子参差不齐,发着冷光的萤火虫在斜径上低飞。
 石缝里渗出的泉水滴入沙地,鬼火如墓中漆灯,花朵似的点缀着松林。
 注释
 ⑴秋风白:古人以白色象征秋天。秋风又称素风,素的意思是白。
 ⑵漻(liáo)漻:水清而深。啧啧:虫鸣声。
 ⑶云根:云雾升起之处。苔藓:青苔。
 ⑷冷红:秋寒时节开的花。泣露:露珠凝聚,有如泪珠。
 ⑸荒畦:荒芜的田地。叉牙:参差不齐。
 ⑹蛰(zhé)萤:藏起来的萤火虫。
 ⑺石脉:石缝。
 ⑻鬼灯:磷火。如漆:明亮如漆。点:一作“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