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实务复习笔记(47)
内容
    11. 模板设计的原则: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
    (1)跨度≥4m的梁板,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2)底模及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等级:
    板 跨度≦2, 强度≥50%; 跨度2-8, 强度≥75%;跨度≥8, 强度≥100%;
    梁 跨度≦8, 强度≥75%;跨度≥8, 强度≥100%;
    悬臂 强度≥100%;
    (3)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应在灰缝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50%时,方可拆除。
    (4)不承重侧模板,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即可拆除(1Mpa);
    (5)拆模顺序: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6)后张预应力,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须在预应力张拉完毕后方能进行拆除。
    (7)拆模之前须要办理拆模申请手续,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要求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
    12. 钢筋工程:
    (1)钢筋配料根据构件配筋图。
    (2)钢筋代换原则: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
    (3)钢筋连接:焊接、机械连接(动力荷载)、绑扎连接。
    (4)机械连接(套筒挤压、锥螺纹套筒、直螺纹套筒),钢筋最小直径宜为16mm。HRB335,HRB400,RRB400.
    (5)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不宜采用绑扎连接。
    (6)钢筋结构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7)钢筋调直:机械调直、冷拉调直。
    (8)冷拉调直: HPB235,不宜大于 4%; 其他:1%
    (9)板、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13. 混凝土工程
    (1)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低于100mm,外加剂有:泵送剂、减水剂和引水剂。
    (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
    (3)在浇筑竖向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4)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着长边方向浇筑;拱和高度大于1m时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5)施工缝:
    (1)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2)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的1/3范围内;
    (3)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
    (4)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5)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
    (6)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不少于7d;
    火山灰、粉煤灰、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抗渗要求,不少于14d
    (7)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按照模板及支架等。
    14. 砌体结构
    (1) 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其厚度、砌筑质量(饱满度、砖的含水率、技术水平);
    (2) 承重体系:
    横墙承重:适用于横墙较多建筑;
    纵墙承重:要求有较大空间,或者隔断墙位置可能变化
    纵横墙承重:多层房屋;
    内框架承重:有较大使用空间。
    (3) 房屋结构静力计算方案:刚性、刚弹性、弹性(房屋的横墙间距)
    (4) 高厚比:β=H0/h
    影响因素:砂浆强度、构件类型、砌体种类、是否自承重、支承约束情况、截面形式、墙体开洞等。
    (5) 当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常采用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的方法。
    (6) 墙体的构造措施:伸缩缝、沉降缝、圈梁。
    伸缩缝两侧宜设承重墙体,其基础可不断开。沉降缝基础必须分开。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
    (7) 砌筑砂浆满足稠度、分层度、抗压强度的要求;
    当砌筑材料为粗糙多孔且吸水较大的块料或在干热条件下砌筑时,应选用较大稠度值的砂浆,反之,应选用较小稠度值的砂浆。
    (8) 烧结普通砖,优等品适用于清水墙;一等品、合格品可用于混水墙。
    砌筑方法:三一砌砖法、挤浆法(铺浆法)、刮浆法、满口灰法。
    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
    砖墙水平灰缝宽度8-12mm,宜为10mm
    (9) 下列墙体或者部位不能留置脚手眼:
    1) 120mm墙、料石清水墙、独立柱;
    2) 过梁上与过梁成60°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的1/2范围内;
    3)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 砌体门窗口两侧200mm(石砌体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600mm)范围内;
    5) 梁或梁垫下及其500mm范围内;
    6) 空心砖墙;
    7)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8) 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10) 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11)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外,可留直槎,直槎应为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240mm墙厚放置2Φ6),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不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地区,不应小于1000mm。
    (12) 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多层砖房,先绑扎钢筋,后砌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mm设2Φ6钢筋(一砖墙),每边伸入墙体内不应少于1000mm,构造柱与圈梁连接;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过300mm,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应现退后进。
    (13) 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雨天施工不宜超过1.2m。
    (14) 砖柱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4砖长;砖垛与墙搭砌长度应不小于1/4砖长,上下皮灰缝错开1/2砖长;空心砖墙上下皮灰缝错开1/2砖长。
    (15) 空心砖墙的转角处,应用普通烧结普通砖砌筑,砌筑长度角边不小于240mm。
    (16) 加气混凝土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90%,厚度宜为15mm,竖向灰缝80%,20mm。
    15. 钢结构的连接:焊接、螺栓连接(普通、高强)、铆接。
    钢材的可焊性受钢材的化学成分、轧制方法和板厚等影响。
    · 焊缝缺陷: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未焊透、形状缺陷等。
    · 焊接电流过小:气孔、固体夹杂、未熔合、未焊透
    · 焊接速度太快:气孔、弧坑缩孔、固体夹杂、未熔合、未焊透
    · 焊接电流太大:弧坑缩孔
    16. 螺栓孔必须钻孔成型,不得采用气割扩孔。
    螺栓的紧固次序应从中间开始,对称向两边进行。
    永久性普通螺栓紧固质量,可采用锤击法检查。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张拉、承压连接。
    钢结构施涂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里后外、先难后易。
    17. 防水工程
    (1) 屋面防水等级(I~IV)-25(三)、15(二)、10(一)、5(一)。以防为主,以排为辅。
    (2) 卷材铺贴:
    1) 铺贴方向:
    · 坡度<3%, 平行屋脊
    · 坡度3%~15%, 可平行可垂直
    · 坡度>15%或振动, 垂直。
    2) 铺贴方法:
    · 连续多跨: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由屋面最低处向上进行,宜顺天沟、檐沟方向。
    · 应采用搭接法,平行屋脊,应顺水流方向搭接;垂直屋脊,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 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
    · 立面或大坡面铺贴,应采用满粘法,并宜减少短边搭接。
    ·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可采用冷粘法、热粘法、热熔法、自粘法。(厚度小于3mm,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冷粘法、自粘法、焊接法、机械固定法。(焊接法、机械固定法,应先焊长边搭接缝、后焊短边搭接缝)
    (3) 涂膜防水施工
    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坡度<15%, 平行屋脊;坡度>15%, 垂直屋脊。
    (4)室内防水基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
    (4) 细部防水构造
    ·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在靠近墙面处应从地面延伸到墙面,高出地面面层200-300mm,浴室墙面的防水层高度不得低于1800mm.
    · 蓄水试验:高处地面20-30mm,24h无渗漏为合格。
    18. 抹灰工程
    · 通常抹灰层厚度宜为5~7mm,石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宜为7-9m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