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考试资料:

 

标题 初中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内容
    初中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翻译的总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步骤是:“解词”→“串意”→“顺意”,通过这三步来完成的。即先解读重点词语,明确其含意和用法;再将一个一个、一组一组词意,语意串连起来,形成句意;最后,把整个语句顺畅起来,亦即各词语间不连贯的使其连贯起来,不通顺的使其通顺起来。
    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变”四法:
    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
    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
    例如,将下面《寇准传》中的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寇准传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
    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②严:敬重。
    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对于这一段行文的翻译,要先弄清一些词语的含义。
    通过初读,文中的主要人物:张咏,又称“张公”“咏”;寇准,又称“寇公”“准”。
    文中的地名:成都、陕(即:陕西)。这些词语都按原文或原义写出。
    其余各词语的意思,依次如下:
    “初”,即“当初”,“在”原义不变;
    “闻”,“听说”;“入相”,即进入相府,译为:“当了宰相”;
    “谓”,“对……说”;
    “其”,“他的”;
    “僚属”,“同僚们”;
    “奇材”,同今义“奇材”;
    “惜”,“可惜”;
    “尔”,叹词:“及”,到,等到;
    “出陕”,出京外任陕西地方官;
    “适”,恰,正赶上;
    自,从;
    “罢还”,罢官还乡;
    “供帐”,供设帷帐;
    “为”,做;
    “去”,离去;
    “送之郊”,送他到市郊;
    “何以”,以何,用什么;
    “教”,教导;
    “徐”,慢慢地;
    “莫谕其意”,不明白他的用意;
    “归”,回到府中;
    “至”,到;
    “谓”,说。
    进行第二步、第三步,就是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并加以通顺。译文如下:
    当初,张咏在成都(作官),听说寇准被拜为宰相,(就)对他的同僚们说:“寇准是个奇材,(只)可惜学术方面(有些)不足啊。”等到寇准出任陕西地方官,张咏(也)正好被罢官从成都还乡,寇准非常敬重地供设帷帐,并准备了盛大的接待仪式。张将要离去,寇准送他到市郊,问道:“(先生)有什么话要教导寇准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您)不可不读啊。”寇准并不明白他的用意,回来以后,拿出那《霍光传》读它,到“不学无术”一句,笑着说:“这是张公教导我啊。”
    在这一段译文中,对原文的词语含义适当地现代语义选择,句内、句间作了串连,有些省略成分作了补足。从而使语义畅达,更符合作者的原义。这就是省略句的问题。
    对于判断句,要加“是”,如“寇公奇材”,可译为“寇准是个奇材”。
    对于倒装句,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如“何以教准”句中“何以”就是“以何”,可译为“用什么”。
    关于被动句,要按现代汉语习惯加“被”。如“闻准入相”,这是意义上的被动,可译为“寇准被任命为宰相”。
    总之,文言语句、段的翻译,需要理解语句间的逻辑关系、语气关系,弄清实词含义、虚词作用,发现词类活用和通假,正确处理一些凝固的结构和文言句式。
    但是,所有这些解题的技巧,都是建立在掌握文言知识,形成文言语感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平时多读多译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言篇章是十分必要的,这既训练了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领略了祖国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