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习题:第五章(3) |
内容 | 8、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答:教师的知识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理论知识; 2)学科专业知识; 3)文化基础知识; 4)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9、对中小学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有哪些要求? 答:要求教师掌握的专业知识的内容主要是: 1)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科体系; 3)了解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发展动向。 10、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答: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教育和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师要具有制定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和组织教育各方面力量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特别是口头语言,是教师最竟产用于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的重要工具,以要求教师由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教师要具有组织管理班集体和管理班级日常事物的能力; 4)自我反思能力。教师要具有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表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能力,以及调整预定计划,适应变化的能力。 11、教师的语言表达主要有哪些要求? 答: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主要有: 1)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 2)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 3)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 4)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巧妙结合。 12、持“教师中心论”的人把学生比作“船”,把教师比作“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试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简评这个观点。 答: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首先它之强调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而忽略了学生还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活动主动的参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对于教育影响,他们可能积极地接受,也可能消极地抵制。同时在师生关系中,它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作用,其实,如果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自身的舵手作用也无法真正实现。总之,我们既不能忽略学生的客体地位,也不能夸大学生的客体地位。要认识到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发展和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应使学生的双重地位统一起来。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