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2) |
内容 | 4、遗忘的原因 ①消退说;②干扰说;③压抑(动机)说;④提取失败说。 (四)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 1、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敏感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2、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6)注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四、思维 要求: 1、了解思维的特点、类型、基本过程和主要形式。 2、理解问题解决的特点、阶段、策略,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及其培养措施。 3、能联系实际,促进概念掌握,促进问题解决,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思维及其类型 1、什么是思维 2、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3、思维的类型 (1)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集中(求同)思维、发散(求异)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二)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1、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 (2)比较 (3)抽象与概括 (4)系统化与具体化 2、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 ①概念的特征与分类;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③概念与词语。 (2)判断 (3)推理 3、科学概念的掌握 (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2)充分利用感性经验 (3)注意“变式”的使用 (4)词和感性材料的结合 (5)正确给概念下定义 (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 (7)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 (三)问题解决 1、问题与问题解决的特点 (1)问题及其特点 (2)问题解决及其特点 2、解决问题的阶段 (1)提出问题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3、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1)启发式方法与算法式方法 (2)手段-目的分析法与爬山法 (3)目标递归策略与目标递进策略 4、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问题情景与问题表达方式 (2)联想与原型启发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个体的经验水平 (5)个体的情绪与动机 (6)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 (四)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 (1)广阔性和深刻性 (2)独立性和批判性 (3)逻辑性和严谨性 (4)灵活性和敏捷性 (5)创造性 2、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3)加强言语的训练 (4)发挥定式的作用 (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五、技能 要求: 1、了解技能、操作技能、智力技能、高原现象等概念。 2、理解技能、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特点,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 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一)技能及其特点 1、技能的概念 2、技能的特点 (1)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3、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及其特点 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2)智力技能及其特点 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 (1)、操作的定向 (2)、操作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 (4)、操作的熟练 2、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1)练习与技能进步的关系 (2)有效练习的条件 (三)智力技能的形成 1、智力技能的阶段 (1)原型定向(训练目的,教学要求) (2)原型操作(训练目的,教学要求) (3)原型内化(训练目的,教学要求) 2、智力技能的培训要求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六、能力 要求: 1、了解能力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类型,智力测验的质量标准及其使用原则。 2、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智力的主要理论解释,智商的计算方法,能力差异的表现。 3、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规律,培养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能力及其类型 1、什么是能力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