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     D.比喻法     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战国策》     3.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 )     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4.“望洋兴叹”一语出自( )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 )     A.明杂剧     B.说唱文学     C.元杂剧     D.传奇     6.“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 )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排比     7.《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     A.屠格涅夫     B.契柯夫     C.莫泊桑     D.欧·亨利     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     A.急忙     B.迅速     C.竭力     D.屡次     9.《国殇》选自( )     A.《九歌》     B.《九章》     C.《诗经》     D.《国语》     1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     A.《淮海词》     B.《漱玉词》     C.《清真词》     D.《稼轩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B 5.C 6.B 7.B8.D 9.A 10.D     11.“逝者如斯”一语出自( )     A.《醉翁亭记》     B.《前赤壁赋》     C.《论语·子罕》     D.《孟子》     12.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 )     A.语丝社     B.创造社     C.文学研究会     D.未名社     13.《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是下列哪国的作家(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14.《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 )     A.语言学家     B.文学家     C.美学家     D.表演艺术家     15.下列诗集中,属于郭沫若的是( )     A.《女神》     B.《北方》     C.《红烛》     D.《死水》     参考答案:     11.C 12.B 13.B 14.C 15.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