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一生物教学计划:茎是由芽发育成的 |
内容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芽的种类,理解叶芽的结构及叶芽发育。理解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叶芽的结构,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叶芽的基本结构。 难点:叶芽发育、伸展的过程。 手段:实验观察与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本节中的叶芽的结构与发育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通过实验观察及动画演示等方法,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的技能。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 提问:植物的根和叶所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的? 组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植物的外形上分析茎是连接根和叶的器官。 总结:营养物质的运输是由茎完成的。 引入课题:植物体的茎是怎样产生的? 二、讲授新课: (一)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出示录像:春天树木枝条发芽、生长的现象。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二)芽的种类: 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带芽的枝条实物或投影。 组织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请你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芽进行分类。”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芽分类的标准和名称。 总结: (1)芽有许多种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如: 按着生位置区分,可分为顶芽、侧芽。 按将来发育成什么分,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2)顶芽有可能是叶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或花芽,但发育成枝条的芽,应该是叶芽或混合芽。 (三)叶芽的结构: 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观察叶芽的结构 1、提示注意事项: (1)纵切叶芽时,不要切偏,并注意安全。 (2)对照挂图或课本中的实验-叶芽的结构。 2、组织学生总结叶芽的结构,并请个别学生进行指图的活动。 利用自制教具或多媒体动画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叶芽各部分发育的过程。 组织学生总结叶芽各部分发育的结果。 (四)侧芽发育和顶芽发育: 展示具有顶端优势植物的幻灯片或盆栽植物。 请学生分析出现顶端优势的原因。 讲解:(出示投影) 生长素多集中在顶芽等生长旺盛的部位,并能往下运输。在含量微少时会促进植物生长,含量稍多就会抑制植物生长。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多生长慢或停滞。当顶芽去掉后,生长素往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侧芽开始生长,并能发育成侧枝。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位园林工作者,那么你将如何把顶端优势这一现象利用在工作中?”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利用录像总结学生发言,说明顶端优势和整枝摘心在农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考试资料包含高考、自考、专升本考试、人事考试、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企业人才招聘、银行招聘、教师招聘、农村信用社招聘、各类资格证书考试等各类考试资料。